考研网

特殊教育考研(特殊教育考研可以考哪些学校)

特殊教育考研,特殊教育考研可以考哪些学校

比利时王妃有一年来上海访问时,特地指定要到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看看。
原来,曾有一名来自比利时的脑瘫女孩斯坦芬妮,刚进校时大吵大闹、拒绝进食,发脾气时还会打人。在浦东特殊教育学校,斯坦芬妮说话顺畅了,原来卷曲的右肢能够伸展了,与同学相处得也融洽了。
她的故事吸引了王妃,当王妃实地参观后,感叹道:“中国的特殊教育很成功,丝毫不亚于发达国家,令人赞叹”。第二天,《比利时日报》头版整版刊登了王妃来校访问的新闻,以及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成果。
能让上海的特殊教育经验走向全国并闻名国际,背后有一位功臣不得不提,她就是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她35年如一日扶助千千万万特殊儿童成长,开创了中国特殊教育领域里的许多第一,她还试水“国际教育”,接收外籍残障儿童求学。
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近日启动,共有64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成为候选人。其中,上海有2人入选,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

周美琴(后排中)和她倾情守护的特殊儿童们。上海市教委 供图

弟弟也曾是特殊儿童
曾几何时,残障孩子被歧视,被认为是“社会包袱”;特殊教育学校,也被认为是暂纳残障孩子的“收容所”,在教育中难有一席之地。
但周美琴重新“定调”:特殊教育学校不是“收容所”,而是“加油站”。在周美琴看来,文化知识是正常人谋生的手段,对残障孩子来说,第一位的却是康复,特殊教育学校“择差”守护,这就是特殊教育的特殊之处。
选择了“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周美琴一做就是35年。
周美琴说:“我弟弟也曾是特殊儿童,弟弟的成长,母亲的不易,家庭的艰难,我从小看在眼里。因此,1987年我从上海浦明师范学校毕业,聋哑辅读学校希望我加盟时,我心动了。”
正是这份初心,让她无论走多远,碰到多少挫折与困难,都始终甘之如饴。
走进辅读学校的那一刻,周美琴开始每天面对神色呆板、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生活自理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行为失控的孩子。一名患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备逃出校门,还会把大便抹在手上吃进嘴里。周美琴时刻注意着他、陪伴着他,实行一对一的帮教。为了拉近距离,周美琴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给他讲故事,可冷不妨孩子却一记重重耳光打在她脸上。
生平第一次被人扇耳光,年轻的周美琴顿时眼眶模糊。但一想到这是自己的学生、是一种非常态反应时,她强忍着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此后,周美琴对他的关心更多,不仅变换着方法与他交流,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成长。渐渐地,孩子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乐于听她的话,有了可喜的进步。
曾被智障孩子推倒甚至动手打过、曾为了帮聋哑孩子排节目累倒过、曾因细致关爱孩子而被称为“周妈妈”过……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她在孩子们身上付出太多太多。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欠女儿的太多太多。那时,时常半夜一身疲惫才回到家,望着年幼的女儿在睡梦中还紧紧抱着她的衣服时,她不禁热泪盈眶。令她欣慰的是,女儿慢慢长大懂事,理解了妈妈的使命,成为特教志愿者。
2018年9月,周美琴获得了“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后,为了她终身的教育追求,为了帮扶和奖励更多的特殊儿童,全家支持她个人出资10万元发起设立了特殊教育关爱基金,为特殊儿童实现梦想而助力。
开发云教育平台
有障碍缺陷的学生能否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设备来感受知识、体验教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周美琴又开始了她特殊教育数字化课堂的探索。她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与学校信息中心主任进行沟通,于是课堂教学信息化初期计划诞生了。
在原有的几台共用移动投影车的基础上,学校推进了信息化整改工作,各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背投电视机,并且增设投影+交互白板为主体的多媒体讲台为试点,将白板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并在3个教学部开展各类信息化技术的系列培训,鼓励老师们学习新一代的多媒体软件与技术,开发各类障碍学生的教学课件。
此外,周美琴还为教师搭建了学习平台与交流平台,通过每年的教学课件评比来分享经验,就这样,优质课件如潮水般不断涌现。
课堂中,手动不方便的学生通过白板拖曳技术快速完成了人民币的实物摆放;听觉障碍的学生通过凸显的动画效果,了解到了夏天荷花的婀娜多姿;智力弱后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声效和配图加深了他们对地震、暴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认识与防护。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了一抹新色彩,也让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了大大提升。
试点成功之后,周美琴进一步推动学校课堂数字化发展进程,现在各班级都配备了触控式液晶电视为主体的交互式多媒体,目前学校50%以上的班级配置了相应的班级云服务器、师生平板及对应的软件,打造信息化课堂。
不仅是课堂教学,周美琴觉得,特殊孩子的康复训练同样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支持。于是,各种语训设备和特殊教育专业软件都运用到了言语障碍学生的个别化训练中,学生在语音辨识以及练习上的速度大大提升了。
感觉统合训练智慧教室网络、运动数据采集设备将学生在康复训练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给出训练反馈,提升了训练的实效性。就这样,数字化之路也延伸到了学生的个别化康复训练中。
2020年,面对突发疫情,上海启动了云课堂。“停课不停学,特殊学生居家也要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康复服务”,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周美琴又找来了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在商量研究中,学校决定邀请外援,打造一个方便学生学习的特殊教育教学平台。
“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云教育平台”应运而生。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专属账号,登录平台后,不同教学部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学校为其制定的个性化教学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收看学习视频并获取学习资源。
今年疫情期间,学校云教育平台再度启航,便捷化、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也为特教孩子疫情期间的学习保驾护航。
对残障儿童实施“高期望”教育
脑瘫孩子也能集中教育、残障孩子也能与正常孩子一样出色、特殊教育也能国际化,这些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周美琴手上都变成了现实。
熟悉周美琴的老师和家长都说:“周老师一旦投入工作,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铁娘子,甚至拼命三郎。”正因为这份拼搏,她和学校开拓了一项项首创和第一,不断拓展特殊教育的服务领域,让更多儿童和家庭受益。
2002年5月,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除了接收听障、智障孩子外,又接受了招收脑瘫孩子入学进行集中教育的任务,此举开创了全国的先河。从学校筹建时被调入的周美琴,成为中国脑瘫教育的前行探路者。
脑瘫孩子的集中教育一无课程,二无教材,三无师资,周美琴带领老师们从引进智障教育教材,到“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到实行“医教结合”的教育模式;从每天一节康复课,到康复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再到24小时康复理念的确立……益智、康复、生活技能、心理及沟通与交往等课程模块及跟踪评估体系等一系列机制,为脑瘫孩子提供“全面营养”。
这套行之有效的脑瘫儿童康复与教育的学校模式,最终荣登上了全国教科研成果评选最高领奖台。浦东新区作为国际化城区,特殊教育的“全纳”,包容了国际学生。
随着医教结合的不断推进,周美琴的服务半径,从一所学校辐射到外区,并扩展到全市,领域也不断拓展。2013年,上海率先探索成立了5个听障和视障指导中心。周美琴作为第三听障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在浦东和奉贤普通学校就读的所有残障孩子提供巡回服务。以往由于教育与医疗不对接,不少残障孩子身上存在家长和学校都不了解的“盲区”:有一名只是耳道畸形却被认为是聋哑的孩子,通过手术恢复了正常听力;有些孩子安装了人工耳蜗后顺利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超过百万人,其中残障儿童8000多名,周美琴对他们“如数家珍”。
2016年,上海成立了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中心落户浦东特殊教育学校,周美琴又担任了中心主任。入园、入学、中考,全程评估都在周美琴学校做,周美琴领衔组织了沪上18位特教领域及医学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不放过任何一个、不放弃任何一个,对所有孩子开展科学、精准、全纳地考前评估。前几年有名脑瘫学生通过评估坐轮椅参加中考,考场按中心要求,考卷由老师帮他翻页、每半小时扶动一下身体,孩子最终考进了区实验性示范性优质高中。
倾情一生,周美琴担当残障孩子的筑梦人:把扶助他们“康复发展,回归主流”当作毕生使命,对残障儿童实施“高期望”教育。学校组建了聋人舞蹈队、特奥运动队,把学生带上了国际舞台;学校培养的聋生,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更多智障的孩子学会了自食其力,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学校一名残疾学生毕业时,写下了一首诗:“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学会了感恩。在这里,我收获了成功,学会了自信……”
作为一名老师,谁不想体会那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
而周美琴,30多年如一日,每天面对残障的孩子。她的学生不聪明,甚至无法听懂、领会一个简单的指令。苦与累用心付出,但对特殊孩子的关爱,未必能很快看到希望中的成效。有时候教很多遍孩子还是不开窍;有些孩子无论如何努力还是无法走进他内心……年轻时代,周美琴也曾失落过、流泪过。但要感谢她的妈妈,因为每当这时候,妈妈总会对她说,“你不能放弃,你应该要为这些孩子带去幸福。”
周美琴说:“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这就是周美琴,她用大爱,温暖着一群人,温暖着一座城。

特殊教育考研(特殊教育考研可以考哪些学校)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