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所学皆所用坚定社会工作职业信念:贾珍,女,1992年12月出生,社会工作师,三级心理咨询师,系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2015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谨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校训,尊重师长,躬耕苦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校党委的领导和熏陶下,她坚定理想信念,于2013年5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

经过四年大学生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深入她的内心,“将社会工作的服务开展到家门口”是她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憧憬。


校友贾的事迹材料

对未来充满憧憬,立志在襄阳追逐未来

2014年,在大四实习中,贾珍根据所学专业,选择“临终关怀”领域实践,在实习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福利院中临终长者开展姑息治疗,将社会工作服务首次引进福利院,革新了福利院的照顾理念,扩展了除生活照顾以外的心理照顾及精神照顾,她更多关怀到临终者的内心世界,陪伴临终者度过人生中艰难、恐惧的最后里程。她说“正是这段特殊的实习经历,坚定了我选择社会工作这一助人行业的信念”,她年轻鲜活的生命,第一次与死亡有了交集,正是因为见过了生命终点的样子,才更加鼓足了认真生活的勇气,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世界,甘于付出,乐于助人。


2015年临近毕业时,襄阳地区社会工作的服务仍处于空白期,选择从零开始纵然困难重重,但“空白”也代表大有可为,实现从无到有仅仅需要加一就能实现。而她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普及与推广,“希望有一天,我的家里人也能在家门口享受到社会工作者提供的专业服务”。让社会工作不再是一线城市的独有服务。”

世事无一帆风顺,是坎坷也是成长


2015年到2017年,贾珍进入首家襄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工作,正式开启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道路,她先后申报并主要参与实施了民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湖北省民政厅“爱满荆楚”项目、共青团湖北省委“希望伴飞”项目、襄阳市民政局“情暖襄阳”项目等十多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分别为失能失智老人、孤残青少年、聋哑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康复训练、心理照顾、社会支持、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在工作中的历练,使贾珍快速成长,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让她敢于申报各个部门的专业化服务项目,勇于尝试,不断进取。她还撰写了“做个快乐不倒翁”一文,并发表于《福利中国》杂志,同时,根据多次服务经验撰写的案例也屡次被评为社会工作优秀案例。


经过三年的一线服务,贾珍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实务经验和专业视角,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现有的单一服务领域已经无法满足多重服务需要,在工作上她更迫切的需要一个专业团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几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贾珍开始独立寻找团队伙伴,着手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慎重思考与前景规划后,她与团队成员于2017年10月经襄阳市民政局核准注册成立襄阳市从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同时继续寻找适合的团队伙伴,积极与湖北文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弟学妹保持联系,吸纳他们加入团队,最终组成了5名为首的社会工作专业团队(其中三名来自湖北文理学院),正式开始独立运营。

作为机构总干事,贾珍实现了从服务人员到机构直接管理人的身份转变。在团队伙伴共同的扶持下,他们创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积极寻找出资方,先后与共青团、妇联、民政、三甲医院等部门对接,但因团队过于年轻化且成立时间较短,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不足等因素均以失败告终。有团队无项目的情况持续了半年之久,资金问题成为了最大的发展困境。

团队伙伴经过共同协商,决定转换资金来源固有思维,不再一味只将目标放在政府购买,而是转向成熟的基金会等社会资金,拓宽来源渠道。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伙伴的沟通、协调能力不断提升,打开了资金来源,走出了第一步,自此拓展了机构用专业服务获得项目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加强了团队伙伴的职业信心。经过3年发展历程,机构共承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十余个,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近十场,团队内部共有社工人员20多名,解决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20多人,目前“除了让自己吃上饭,还要让团队成员都吃上饭”成为了贾珍职业的短期目标。

扎根乡村,将社会工作带到需要的地方


2019年,是国家全面脱贫和决胜精准扶贫收官战的发展战略。团队伙伴来到国家深度贫困县保康县做实地调研,想要为扶贫工作尽一份心力,正是此次的调研,为机构农村社会工作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社会工作服务埋下了种子,收集回调研数据后,机构始终牵挂着易迁点的村民,为他们的生计、子女教育、居住环境等问题忧心。

经过多次对接,最终襄阳市民政局于2020年8月启动2020年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项目,机构借此契机,策划“太和家园”保康县寺坪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社会工作服务,将易迁点作为项目落地区域。团队成员立刻协调人员,沟通分工,仅一天就确定了入驻团队,前往保康易迁点,完全由95后组成的专业社工团队,开启了与易迁点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大山里的社工服务。截至目前,社工团队做了更精准的基础调研、农作物调研、易迁点自治组织建设、文化倡导、志愿者发展、经济创收(来料加工)、儿童保护、村民居家安全等各项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与欢迎。在工作地点交通极其不便利、乡村生活极其枯燥的情况下,社工团队内部互相支持与鼓励,从同事到家人,同甘共苦,相互照应,扎根乡村,任劳任怨。

有了农村服务的开始后,机构逐步拓展服务地域,将老河口的社会工作发展也纳入到了发展范畴,经过多次对接。机构同年整合人员,进驻老河口市,同样开启了城乡社区服务,在服务城市社区的同时,一样走进农村,服务于村民。社会工作的服务聚焦于社会困难群体,那最困难的人群,大多集中于农村,贾珍与团队成员在几年的服务过程中,始终不忘初心,秉持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坚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社工。

专业、职业与终身事业


在短暂的职业生涯中,贾珍具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坚定的职业信念,深入学习,践行党员义务,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严于律己,继承学校“隆中精神”和“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来改砥砺前行,努力实现未来之约,同时深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不以善小而不为”。贾珍与团队始终将专业发展作为首要规划,相信机遇与挑战同在,为社工事业奋斗终生,努力让90后的光与热挥洒在家乡这片土地上。



素材来源:政法学院

淡泊湖融媒体辅导员工作室制作

版面设计/张皓云

责任编辑终审/张庆

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湖北文理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