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2015心理学考研:西方心理学重点(22)

2015心理学考研:西方心理学重点(22)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是统考心理学考研的重要参考书目,通过它考生可以了解西方心理学重要的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等,尤其在准备心理学复试时一定要认真看一看。考研频道和广大考生分享考研复习的各种资料和信息,下文是有关西方心理学历史和体系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做好准备。

  2015心理学考研:西方心理学重点(22)

  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的贡献

  艾里克·艾里克森(1902—1994)德国

  (一)自我及其同一性

  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一种同一性感,即自我同一性感或心理社会同一性感。这一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性,一致性和连续性,社会团结性,同一性的剥夺能导致残杀。同一性的另一端是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也就是通常说的同一性危机。自我的同一性最初起源于婴儿,但要到青春期才能正式形成。

  (二)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

  人的一生是一个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这些阶段是以不边的序列逐渐展开的,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中是普遍存在着的,因为他们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地度过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在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各阶段出现的时间可能不一致。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之,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会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一个健康的人格必须综合每一次危机的正反两方面,否则就会有弱点。

  (三)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这个阶段儿童对成人的依赖很大,成人有效的照顾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基本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是以后各个阶段人格发展的基础。这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会形成希望的品质,否则会形成惧怕。

  2、 自主对羞怯和疑惑(1—3岁)相当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儿童介入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危机之中,这就要求父母对儿童的养育既需要有一定的限制又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如果父母的限制过多,会使儿童感到羞怯,并对自己的能力感到疑惑。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3、 主动对内疚(3—5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期,这一时期儿童开始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规划,如果父母肯定和激励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并且形成内疚。这一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品质,反之会形成自卑感。

  4、 勤奋对自卑(5—12岁)相当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这一阶段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勤奋感,如果不能发展这种勤奋感,就会产生自卑感,如果这一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生殖器,这一时期儿童必须思考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的策略。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儿童就会形成自我同一性或叫心理社会同一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如果在这一时期不能形成同一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和消极同一性,如果这一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诚实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6、 亲密对孤独(20—24岁)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早期,只有建立了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因为发生爱的关系就要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没有建立自我同一性的人则会担心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这种人会产生孤独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爱的品质,否则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 繁殖对停滞(25—65岁)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期,如果一个人形成了积极的自我统一性,并且过着充实和幸福的生活,就会试图把这一切传给下一代或直接与儿童发生交往,或生产和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精神和物质水平财富,如果这一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否则会形成自私自利。

  8、 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这一阶段属于成年晚期或老年期,这时是回忆往事的时刻。在前面七个阶段都能顺利度过的人,有充实感和完善感,不惧怕死亡,在回忆过去时自我是整合的,而过去生活中有挫折的人,在回忆过去时会经常体验到失望,过去只是连贯的不幸,他们对死亡没有思想准备,如果这一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形成智慧的品质,如果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评价]

  1、 艾里克森把自我放在心理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木匠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休整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自我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 艾里克森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了整个生命周期,突破了其他自我心理学家仅仅描述幼儿早期人格发展的局限性。他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含有一定的辩证法的成分。

  3、 艾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和同一性危机等概念已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概念,对西方心理学、精神病学、教育学甚至整个西方文明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局限]

  1、 理论体系不够严密,思辩性多于科学性。

  2、 理论中隐含个人——社会发展的二因次平行论。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之间是一种机械的、行而上学的平行关系,个人既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制度也只是以心理社会产物为基础的一些上层建筑。

  希望上文中的内容,大家能够用心去记忆,把握好西方心理学的每一个章节重点要点,争取为心理学专业考研打好基础,赢得理想的分数,加油!

相关推荐:

2015年考研:心理学测量笔记汇总

2015心理学专业考研:实验心理学笔记

2015心理学专业考研:社会心理学笔记

2015年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笔记汇总

【关注专题】

2015考研报考指南
2015考研全程备考规划
2015年”三跨”考研
暑期备考
2015考研时政大事记


2015心理学考研:西方心理学重点(22)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