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2022考研应用心理知识精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2022考研应用心理知识精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为了让2022考研考生们更好的来进行复习备考心理学,考研心理学小编整理“2022考研应用心理知识精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四、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

  1.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对西方心理学界和整个人文科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精神分析的鼻祖是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表现了他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但是它又是建立在个体心理学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回答了在群体中迫使个人心理发生变化的实质是什么。他认为以性为目的的“力比多”在群体中转化为“爱”。群体中的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而爱又是人格发展阶段中儿童对父母的不同转化而来,即“情结”。因此,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实际上是其个体心理学的转换。

  2. 符号互动理论 ★★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理论研究,理论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G. H. Mead)。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以两个假设为前提:(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行为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米德的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社会行为不可能靠刺激—反应来实现。

  米德关于自我的论述也和他人有关。根据詹姆斯的“自我”概念和库利关于“镜中我”的观点,米德认为可以运用符号理解他人,同样也可以对待自己。在社会情境中形成的自我,包含“主观我”和“客观我”。自我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准备、玩耍和游戏。准备阶段主要以模仿的手段学习动作;玩耍阶段,婴儿开始在意识中形成数量有限的他人看法;游戏阶段,儿童开始在群体中参与活动,协调与他人的角色关系。

  3. 社会学习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从新行为主义学派中派生出的一种理论,因此新行为主义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斯金纳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有人也把他称为“社会心理学的大师”。真正可以称为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班杜拉的理论,他将行为主义的研究原则扩大到两个人和群体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习得和改变上来。班杜拉的理论中开始注重中介变量中的认知过程,从而也突出了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

  4. 社会认知理论 ★

  社会认知理论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相反,即将重点放在人的主观意识上。社会认知理论并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他只表现了社会心理学家的一种研究方向,内容涉及态度、动机、知觉、偏见、归因等等。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

  5. 社会交换理论 ★★

  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换过程中出现的基本心理过程及其与交换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从本质上说社会交换理论源自社会学,为了理解和解释交换行为,一些社会学者力图将心理学的内容吸收进来。所以,社会交换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属于社会学取向的理论。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的强调,也被称为一种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

  以上是考研心理学小编整理“2022考研应用心理知识精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内容,希望2022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2022考研应用心理知识精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