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性习论】

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性习论】

  考研心理学复习备考过程中,具体的备考指导,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具体的考研心理学部分如何备考?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为了让参加考研心理学考试的同学,更高效的复习备考。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性习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性习论】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习与性成”据说是商代早期伊尹告诫初继王位的太甲的一句话。清初的王夫之对此作过解释:一种习形成的时候,一种性也就和它一起形成了。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也”的命题,对于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发生了持久的影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与这个命题的意思相同,传说也是孔子说的。

  在秦汉之际,“习与性成”的理论相当流行,后日渐衰微,到了明清之际,这个理论又受到了重视。明代王廷相的心理学思想显然主要是从“习与性成”的理论出发的。王夫之把“习与性成”的理论作了较详细的阐明,并用以纠正孟子的先验论,但却有所偏差,即他同时又企图用“继善成性”说来维护孟子的性善论。他又把“习成”理解为“生成”,这也是不对的。

  性习论确认性有两种:一种是由生长而来的性,可以称为生性,亦即人的自然本性;另一种是人出生以后由学习而来的性,可以称为习性。

  人的生性只有很少的几种,习性则是大量的,并且其发展的可能性是无限的。而生性与习性的关系问题,颇近似于人的心理发展中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关系问题。

  性习论比较正确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方面,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荀子·礼论》)他明确地肯定人的心理乃是“性伪合”亦即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王安石、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思想家也在强调习性的同时,并未忽视生性的作用。

  以上就是考研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性习论】”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考研心理学复习指导内容尽在考研频道!


2023考研心理学备考: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性习论】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