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比较文学考研(比较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比较文学考研,比较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项江涛)比较文学本身具有跨越国界、跨文化、跨越学科的特质,它融通中西,紧跟全球化进程。在建设发展新文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比较文学研究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4月16—17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召开,与会学者围绕“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比较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世界文学教学的跨文化实践、数字人文与比较文学课程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价值提升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

新时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科价值

如何认识比较文学的学科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创会会长陈惇认为,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认识比较文学,才能真正看到这门学科的价值。比较文学的功用在于它既能提高民族自信心,又能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各国人民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文学大花园。如何发挥比较文学学科的长处,是把比较文学的教学改革推向前进的关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一直是新文科的风向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叶舒宪认为,比较文学是新文科的“先锋”,要打破学科壁垒,关注现实,比较文学应针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现任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洪涛认为,从国家战略、到学科、学术、教育信息技术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为比较文学的跨界与融合、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发展、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重要的资源。比较文学学术研究正进入到一个爆发期,新的学术增长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葛桂录教授认为,中外文学交流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趋向呈现出相互关联的阶段性特征,借助于文学世界主义的人文视野,秉持跨文化对话与“大文学”观的发展理念,把握中外文学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精神实质,是比较文学视野在具有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范劲认为,全球化理论的核心是从全球视角来审视个别文化现象的生成、意义、地位,如果将全球化理论和文学作品分析和文学思潮考察相结合,有助于摆脱传统的国别文学思路,对于比较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有重要借鉴作用。

加强比较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

叶舒宪认为,比较文学教学中的思政建设应为一种文化自觉,他建议将非物质文化和民间口传的文化引入课堂,从中培养文化自信。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艳凤提出,外国文学课程因其特殊的教学内容,运用对比方法进行教学尤为必要,教学时引入中国文化与文学进行对比式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学的特点与审美风格,同时对中国文化与文学也会有新的认知。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楠表示,在“课程思政”和“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程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一方面,外语课程作为学生接触国外思想文化的重要途径,需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新文科”的育人目标有助于推进文学类课程发挥文学本身的德育功能,在“润物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

伊犁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李会芹认为,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是当下的时代所需,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文学教学和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将外国戏剧与中华国粹戏曲两种独特的文化艺术通过文化经典紧密链接,鼓励学生从本土文化角度思考不同文化的艺术价值所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从世界文学出发构建比较文学

刘洪涛认为,在学科理论建设中,需要把对具有整体性、长时段、大范围特点的世界文学的研究经验,全方位地融入到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以重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基础。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宋炳辉以世界语言地理和语言史为背景,提出从语言地理及其文化政治的视角,从语际间的不平等关系、语言区域内部差异、作家个体的创造性语言策略等不同层面,展开世界文学谱系研究的可能性。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林精华认为,近30年来文学发展的主流,也成为人文学科的关切所在,论题所得到的审美性表达和共识,又通过高科技得到传播。他提出,比较文学需关切现实生活。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郝岚提出,“新世界文学”网络化的实践有助于人文精神的重建,但同时也凸显出网络技术作为人文学习工具的弊端,如何克服对其的依赖,引导阅读者进行深层次阅读,是今后要面对的问题。

新媒介研究推进比较文学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宁介绍,美国比较文学学者凯瑟琳·海尔斯在著作《我们如何思维:数字媒体与当代技术创新》中专门讨论了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内广为人们谈论的“远读”方法及策略。“远读”是美国意大利裔比较文学学者佛朗哥·莫瑞提针对长期以来占据文学批评和研究界的“细读”方法提出的一种反向但却十分有效的阅读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黎杨全认为,目前比较文学研究还停留在传统文学领域,忽视了中外新媒介文艺的比较研究。中国新媒介文艺在世界范围内表现出独特性,呈现了数字时代的生存体验与艺术想象力,构成了一种中国经验。以中国新媒介文艺为基础,展开中外新媒介文艺比较研究,可推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赵渭绒提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合力形成的“数字人文”研究进一步冲击了比较文学旧有的研究领域,更新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式,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俊杰提出,“比较文学”一词发端于法国,最初见诸于诺埃尔、拉普拉斯1816年合作出版的著作。但这本书的书名究竟是什么,“比较文学”一词出现在书中哪个地方,目前通行的许多著述介绍并不明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明晨认为,翟孟生之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的意义值得重新对待。关注翟孟生的比较文学观念与实践,不仅可以重新发掘被既往学科史所忽视的学科起点,并且得以重新联结比较文学学科史与文学理论、思想史的关系,以呈现比较文学学科的多样化脉络渊源。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乃乔表示,“比较文学”是一门在字面上特别容易引起误读的学科,把“比较文学”误读为是对中外文学进行对比的“比较”(即“文学比较”或“比较研究”),是对这门学科的最大伤害。

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姚建彬提到,自20世纪70年代,中国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就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内容之一。在现有教材建设的坚实基础上,建立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比较文学人才培养规律的中国比较文学教材序列,不仅有助于扩大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和辐射效应,而且有助于推进对比较文学的性质、特征与功能的认识,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构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伟昉认为,“同源性”“类同性”和“差异性”标志着比较文学研究进程中可比性探寻的三个重要阶段,不仅共同奠定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基础,而且充分证明了比较文学方法论构建是在可比性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可比性意识,就难以形成比较文学的方法论。

推进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伟荣以《易经》的全球化及其教学作为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实践案例之一来进行分析,提出全球化时代跨文化实践的前提在于作品的经典性及其译作在其他语境中的再经典化。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副研究员梁丹丹认为,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领域之一,以往在对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理论思考中更偏重于方法的探讨,或侧重于某一种视域的进路,而忽视了从多重视域的思路更为全面地关照这一领域的复杂性。

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李晗讨论了北美汉学视阈下的中国文学史书写,认为考察《剑桥中国文学史》叙史方式、研究特色及创见之处,同时对其在学理上的偏颇与不足予以纠偏与反思,不仅有助于国内学界探索更为合理的中国文学研究方法,也有助于促进全球性学术对话,共建国际知识共同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项江涛

比较文学考研(比较文学考研学校排名)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