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政治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考研科目)

政治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考研科目

大大小小一共提出了23个问题的思考。

1

1编辑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最好的样板,而且也是必须遵循的样板,自然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而我们又不能完全照抄《资本论》,那么我们遵循《资本论》的什么呢?

我想是五条必须遵循:

第一点,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这里面就是要反对个人意志对历史走向的决定的观点,我们把历史的每一个阶段必须看作是一个必然出现的阶段,当这个阶段结束的时候也是必然的。不能被解释为是人为干扰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前后三十年互相否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点,历史和逻辑的相统一。也就是,我们的教科书的内容、章节安排要能反映我们的七十年的经济发展的历史。如果我们的教科书没有反映,没有完整的反映,那么,这部书就是错的,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第三点就是结构问题。《资本论》的结构是“简单——复杂”。但是我们知道《资本论》是没有写完的。继资本论之后最大的政治经济学的总结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而我们的最终的历史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所以,马克思的这个“简单——复杂”的辩证法的模型需要作进一步延申,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根本结构是“简单——复杂——更高级的简单”,也就是螺旋式发展脉络,呈现出一种“肯定——否定——再肯定”的似乎是向后发展的螺旋状的历史轨迹(在现象上会出现某些倒退,但,实则是更高的进步)。

这种“简单——复杂——更高级简单”模式,自然就可以如《资本论》一样逐渐的如生物的发展一样演化出不同范畴,当发展到顶点的时候,这些范畴再逐步的消失。

第四点就是我们笔下的经济体必须是一个有机的如生命体一样的发展的、变化的、有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发展的对象,而不能是一个机械拼接的对象。也只有从有机体的发展出发,才能吻合“简单——复杂——更高级简单”的模式。

而相对应的是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观点,这也是一个发展的思路,那么对应的就该是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这样的大体三个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我们的初级阶段对应的是我们提到的产品经济阶段和之后的市场经济阶段,这个时期是延申到现在的。但是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阶段已经渡过了顶峰,实际上开始了向中级阶段的发展的历程。这个中级阶段的标志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再成为人剥削人的手段。如果和人的发展的阶段对应,我们的初级阶段最多对应的是小学生的阶段。前三十年实际上是儿童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儿童期。表现为必须向外部学习,需要外部帮助,而且容易受到挫折,造成巨大损失,这与小孩容易生病,甚至夭折是一样的。

后四十年是上小学的阶段,目前该是进入青春期的阶段。这个阶段是自我开始出现了,不再依赖外部的力量了。同时出现了性功能,对应一个社会制度来说就是自我繁衍再生的功能开始出现了。我国目前的时间也就是小学即将毕业到初一的时期。

第五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这点不多说了。毕竟,最根本的竞争是生产力的竞争,全书必须贯彻。

2

2也就是说如果加上最后一部分的理论史,那么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应该分成五大部分:简单,复杂,更高级简单,理论史、附录。


3

3那么简单是什么?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简单也就是开端。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开端应该是什么?就是一个问题。

从马克思《在1857——1857经济学手稿》梳理的三分法的历史来看,即人和工具的结合,人和工具的分离,然后再结合这三大历史阶段,以及产品和商品这两大劳动对象的形态来看,我们的教科书的开端,应该是“产品”这个范畴,而不是《资本论》的商品这一个范畴。

产品作为简单只包含两个方面:劳动者和劳动对象,而产品就是这二者的结合的产物。

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称之为产品经济,有别于农业时代的以农业劳动和农产品为主的自然经济。

这个阶段,当然也包含着人和人的矛盾,由于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自然是要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个大的历史阶段来着眼,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人和人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阶级关系几乎在表面上消灭,但是,又潜在地包含着阶级矛盾,因为这个时期的阶级矛盾是在消灭之前的资本主义和地主阶级之后的结果,换言之是不能彻底的。但是这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斗争处于萌芽期,潜伏期。

产品经济的根本要素是劳动者和生产工具、劳动对象。马克思论述劳动一般的部分的资料是可以使用的。这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劳动的部分已经很好了。

产品经济时代的任务是发展生产。而服务对象必然是劳动者。因此在微观上,在生产活动中,在生活里人们的关系就不是压迫、不是剥削。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学教科书绝不能用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二分法。我是坚决反对的。

4

4这个时代的基本关系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也就是说劳动者和劳动工具是直接联系的,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也是直接发生联系的。不再经历中介,因此,必然是公有制的经济关系。正因为不经历中介,所以是简单的。而只有是简单的才可以成为体系的发展的开端。

因此,我们的教科书的开端是产品。

产品对应的是产品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正好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阶段。

5

5但是这个时期的产品也是有分配的。

这个分配在根本上是直接调派的分配,而大规模的分配又不能消灭货币经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提到的两大部类交换就可以产生经济危机,正是产品经济发生解体的主要要原因,可以说是直接原因。

6

6这样,产品经济这个阶段,分成两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

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要详细考察前三十年的工农业的生产活动。这样就把类似《资本论》第一卷中从协作到机器大工业的部分的内容写入经济学的教科书了。从而使我们的教科书达到和《资本论》一样的理论和历史都具备的特点,从而实现经史合参的效果。

这一段历史我们是处在机械化大生产的顶峰期——美国和苏联都是顶峰期。

之后是分配的部分:分为生产资料分配和生活资料分配。上面说了生产资料的分配主要是在两大部类间分配,而生活资料又是以货币分配为重要特征,虽然实物分配处在较大比例。但是货币经济始终存在。

手段必然是计划经济的。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也由于只有两大部类分配。商品交换处于非常的萎缩、萌芽状态。

产品经济时期的经济体运行的轨迹是重复运动模式,不是循环模式,如果是循环,也是自然的规律的循环,而经济体则是重复运动模式,马克思在论述简单商品经济的时候特别强调了重复运动和循环运动的不同,由于产品经济没有形成价值,自然也就没有可以循环的对象。


7

7生产资料的分配和生活资料的货币化这二者最终突破了产品经济,促成了产品经济的大体崩溃,实现了向以价值生产为主要的“复杂”阶段——也就是改开到现在的历史阶段。同时这个时期的经济体系从自我满足的封闭体系也就走到了开放的体系。而这个时期就产生了“商品”这个范畴。前面提到了两大部类交换必然导致体系的崩溃,而生活资料的货币化,又是在产品经济时期逐渐扩大的。可以说这二者一起形成了冲破产品经济体系的因素。这样就产生了新的范畴:商品这个范畴。

依据马克思的范畴复杂化的特点,后出现的范畴和老的之前就有的范畴又会出现一种并列的组合关系,在这个阶段,也就是第二个阶段复杂阶段,就始终存在着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并列的情况,也存在着产品经济和商品经济并列的情况。而我们的这段时间的特点在经济上就是双轨制,计划内,计划外。审批制。这种貌似矛盾的特点正是符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简单到复杂演化的论述的。因此,我国改革后出现的情况不是偶然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必然的,是符合系统发展演化规律,是科学的。

至于这种并存的机制如何运作,体现了具体的什么规律,以及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那么就得需要更为详细的资料来论证和总结了。

但是有一点必须提到就是马克思说过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也必然不利于经济发展。我们长期舆论对国家的管控出以不满的风向,这显然是错误的观点,是片面的观点,没有看到双轨制、审批,计划内外等特点正是我们这段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8

8同时,还有个问题就是必须要注意,在这段历史时期,截止到目前为止依然如此,我们的产品经济是最大框架,最基本框架,而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这个框架内运动的,无论这个市场经济,价值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都不能突破这个产品经济的框架。都不能吞没了这个老的范畴,这个劳动范畴如铁甲一样紧紧地箍着里面发育的价值体系。正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而我们的宪法到现在依然明确地指出:我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需要。


9

9关于复杂化阶段的历史阶段,或者说是新生的范畴的先后排列顺序,我的设想:

商品和价值,这是第一位的,这样资本论的第一卷的开端的内容就能为我们所用。

但是从商品价值,转化为资本,这个阶段到14大结束,14大之前为商品经济阶段,14大后特殊市场经济阶段,因为14大之后资本这个最大的范畴出现了。我国资本范畴出现和资本论里面的论述是一样的,即是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这样,剩余价值的范畴也出现了。这样,延长劳动时间,压榨工人剩余价值的情况也就出现了。社会生活的特点也出现了新情况。

关键的是这个时期,开始了新的科技革命,首先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现在则成了几乎是全面的科技革命。(这个阶段也是我国工人大量失业,国企被出售给私人,迅速形成私人资本的阶段。这个阶段工人阶级大量失业,应该从至少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力的方面,一个是从生产关系的方面来看。生产关系方面是国企出售给私人,而生产力的方面就是我们正在面临着生产力的升级换代。传统的国企的工人阶级是和传统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的。这点必须给与重视。)

从而经济运动的循环状态也出现了。这样,这段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的运动就是重复运动是最大外框而框内则是循环运动。这种二重的运动模式是我国经济运动的特殊模式,也是我国经济生活毕竟复杂的地方,是我们的经济学的难点所在。

苏联的问题就是没有实现从产品经济的重复运动模式到产品——商品二元的重复——循环二元的运动模式。这种二元模式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有计划。资本主义的相反的情况是,循环模式处在最外面,是大框架,而重复的运动,产品经济,计划手段则是内在的,逐渐产生的新的范畴。形成了马克思说的在旧的经济体系内产生新的生产关系这种情况。

10

10当资本范畴出现后,应该紧跟着是股份制这个范畴。随着虚拟经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这些范畴就可以陆续出现。

这个阶段是有个顶点的,也就是我们这个阶段的复杂体系有个顶点,这个顶点应该是以民营资本达到垄断阶段为标志。这个标志时期应该是从2015年到2020年,即到中央提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结束。而也正是在2020年,我们可以说是我国的科技革命全面开始了。而且疫情的出现让整个社会的舆论都开始左转了。说明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从以剩余价值为导向开始向以使用价值为导向的回归了。这样经济体的简单化历程就开始了。

11

11我国经济复杂化到达顶点从而实现了物极必反的逻辑路线。有三大标志,第一是人口迅速下降。劳动力,人,始终是生产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当人口迅速老化,减少,说明我们四十年的政策和经济路线走到头了。

第二个就是资本从生产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利润从生产价值,到通过利息进行无劳动的掠夺方向转化。这说明我国的民营资本的生产力的高峰时期过去了。(特别强调的是我国民营资本是和国际资本发生关系的,是受到国际资本的支持的,是国际资本的一部分,是国际资本的附属物。这是指在国外上市的那部分资本,超级大资本。由于中外的交流,外资的流入,我国的民营资本是以膨胀般的速度发展的,是以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发展的,走了西方资本五百年的历史。)当代我国经济脱实向虚是国内私人资本开始走向衰落的绝对标准。

第三就是股份制的模式开始下降,其力量也开始减弱,股份制的生命力也在衰落。宽客炒股,导致传统的正常的股票买卖的顺序被大乱了。同时只能是少数的头部的企业可以融到资,大部分都融不到资,股市的价值就消失了,或者是减少了。还有就是双层的投票权的设计,也就是控制人有一人多票或者是绝对控制的权力使传统的一人一票的制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而资本的凭借货币的力量的功能作用就消失了,资本的控制不再是凭借货币量,而是凭借直接的统治,直接的意志的控制。

第四是大规模的高水平的兼并开始出现巨星垄断导致企业活力下降。


12

12我们的更高级的简单,也就是终点当然是共产主义。

贯穿的主线是公有制这根主线在起定海神针的作用。

13

13未来的更高级的简单:则是技术复杂,而生产关系简单。完全再度向产品经济复归。因此,这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必须认真总结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特别是要注意当代科技革命的特点是与资本主义的生存条件相反的这一特征。比如物联网使生产工具联系起来,则消灭了现实中的劳动分工,从而消灭了商品交换的可能性。人工智能的使用,则让商品中包含的价值量迅速降低,一旦低到一定程度,那么,商品交换的意义不存在了,价值就不会发生作用了。没有劳动者参与劳动,工人得不到工资,那么购买商品的这个途径就堵死了。商品的价值就得不到实现。因为价值是以巨大的商品交换的数量为前提条件的。再比如大数据为计划经济提供了技术手段。热核聚变可能开启能源的无限提供的这一伟大的历史前景,为共产主义创造无限丰富的物质财富创造前提,泛在网络,让每一个人都直接通过设备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再通过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这样,拜物教就消失了。而商品交换,人与人的对立的这样的历史条件也就消失了。这些都是与资本主义存在的历史条件相反的,是对资本主义的存在的否定。

14

14总体看我们的简单和复杂的关系应该是:我们的简单中是有复杂的,而复杂中是有简单的,直到更高级的简单。也就是说简单和复杂这对矛盾的综合斗争的结果将产生新的更高级的简单范畴。

15

15要正式承认社会主义阶段还有经济危机。

16

16这部经济学著作必须是有一部革命性的著作,也就是说这部书充满了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扬弃的精神。而最终的目标当然是共产主义

17

17这部书不能写成发财致富的生意经。


18

18我国的社会主义目前必然出现一个第二次走向社会主义这样的局面,也就是建国后,我们将经历两次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第一次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第二次就是现在。这两个阶段都符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中提到的,第一次和全体农民进行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第二次是和贫农进行革命,是走向社会主义的革命。

这样,就必须对第二次,也就是改开后的社会性质做出科学的说明,因此,必须注意和上面的政治建筑相统一,即要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开问题。

这样,就把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的特殊性和世界的普遍性结合起来了。这个结合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说的。横向的,就是当今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落后的,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得到了科学的说明。简单来说就是只能走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纵向的,则是和全部世界史吻合。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中文第一版第六卷)一文中分析了,到1848年,由于工人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面临着前后受敌的局面,这个时候所有的资产阶级就采取了和地主封建贵族结盟,而将无产阶级作为敌人的策略。这个策略是自那之后所有的资产阶级再革命都采取的策略,因为这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已经走过了他的顶峰,开始下落了。所以,大量的农民要想获得土地,只能跟着无产阶级走,让无产阶级帮助他们第一步彻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获得土地,第二步团结贫农,走向社会主义。这一部分正好是放在末尾的部分为上。从而使我们的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紧密的联系起来,和世界史紧密联系起来。

19

19最后要一卷我国经济学界的理论批判史

20

20要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为附录。或者是依此文写一篇全书的大纲。

21

21注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和其他的书中提到的经济竞争——战争——革命+和平这样的公式。我们的经济学是开放式的经济体系的表现,与国际资本竞争,乃至发生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都必须在这里得到良好的科学的说明。

22

22使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要让中学生都能看懂。

23

23我们的政治经济学要如《资本论》一样,贯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也就是能够说透从生产力到法律制度,甚至是社会风俗的全部。


政治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考研科目)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