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人才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由科技部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显示,“十三五”期间,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比如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4.6岁,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有7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龄不到45岁,团队平均年龄不足45岁的项目有26项,占比56.5%,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

在各类青年科技人才中,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优青”项目)获得者为代表的中青年人才,称得上是国之栋梁,是我国科研的领军人物和科研骨干。而他们背后的高校同样不能忽视。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绩整理了高校获“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资助的情况,一窥高校拥有“青年才俊”的情况。

青年才俊,哪家强?

多所涉海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从历年获“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资助的单位分布来看,高校作为“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获得者分布的主要单位,共涉及236所。俗话说,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作为科研领域含金量极高的项目,在获批的高校里表现出极强的“马太效应”。“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获“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资助的学者人数占有绝对优势,约93.41%的获得者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此外,头部的10所高校占据“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总资助数的42.38%,尤其是“杰青”项目资助人数占比,头部的10所高校占据了“杰青”项目总资助数量的45.73%,几乎是半壁江山。


在1994-2020年高校获“杰青”项目资助情况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拥有的国家“杰青”数量遥遥领先,其中北京大学有292位获得者,远高于其他高校;清华大学共有259位国家“杰青”获得者,实力雄厚。Top 2之后,“华东五校”垄断了中国高校拥有“杰青”项目获得者在100-200之间的名额: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力出众,拥有的国家“杰青”获得者人数不相上下,即将迈进150人行列;其次是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三所高校进入拥有“杰青”项目获得者最多的头部十所高校阵营。由于国家“杰青”项目资助率平均在10%左右,竞争十分激烈,其余高校国家“杰青”获得者人数均在10人以下。

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的单位排位与“杰青”基本相似,在2012-2020年高校获“优青”项目资助情况中清华大学拔得头筹,有203位“优青”获得者;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优青”项目获得者人数基本相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当选人数均在100人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竞争激励,但在青年人才的“排位赛”中也不乏实力“双非”的身影。陆军军医大学有19人获“杰青”项目资助,居“双非”高校之首,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燕山大学拥有的“杰青”项目获得者人数在10人以上,超越一众“双一流”高校。“优青”项目中,陆军军医大学依然“十分能打”,共有17人获“优青”项目资助,南京工业大学深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拥有的“优青”项目获得者均在10人以上。

总体来看,常年“杰青”和“优青”项目获得者人数霸榜的头部高校清一色均为国内顶级学府,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除此之外,在“杰青”和“优青”项目中,陆军军医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这三所高校堪称“双非”的佼佼者。

“青出于蓝”,引领中国科技创新

“杰青”和“优青”项目获得者已经成为中国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几乎已经成为了中青年学者的重要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所高校所必争的人才。

“杰青”项目获得者及其率领的研究团队已成为我国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主体骨干力量。“杰青”项目设立于1994年,旨在支持45周岁以下,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院士……这些在今日中国科学界举足轻重的大家,都曾是“杰青”项目获得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显示,2000年-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共授奖636项。其中,“杰青”项目获得者参与完成511项,占获奖总数的80.35%;“杰青”项目获得者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奖388项,占获奖总数的61.01%。如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持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项目荣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团队5名获奖者分别为赵忠贤院士、陈仙辉院士、王楠林教授、闻海虎教授、方忠院士,除赵忠贤院士外,其余4名获奖者均是“杰青”项目获得者。

此外,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授奖情况中,“杰青”项目获得者参与完成占比依然不小,例如2000年-2018年颁发的1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杰青”项目获得者作为第一完成人有8项。“杰青”项目获得者作为科研领军人才及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引领中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优青”项目设立于2012年,旨在资助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申请人年龄限定为:男性38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优青”项目的设立使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成了包括“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青”项目-“杰青”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在内的完整的基础科学人才资助链。《中国科学基金》曾刊发一篇关于对“优青”项目获得者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2015-2018年获“杰青”项目资助的793人与2012-2015年获“优青”项目资助的1599人进行分析后发现,同时获得过“优青”和“杰青”项目资助的学者(即“双青”)共计228人,占2012-2015年获“优青”项目资助人数的14.26%,占2015-2018年获“杰青”项目资助人数的28.75%。从数据来看,达到了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链条中从“优青”人才成长为“杰青”人才的设想。


“优青”项目结题各阶段成长为“杰青”情况

图源:《基于“优青”获得者成长为“杰青”情况分析探讨人才成长对策》

让青年科技人才,“尽展其能”

根据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与科研人员流动》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29岁以下的占39.2%,30-39岁的占37.1%。由此可见,39岁以下的占比高达76.3%。今天,随着知识人才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人才中的占比仍在攀升。

然而,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学术成长方面却面临着续聘、升职等多重压力,这不仅影响他们在学术方面的健康成长,更影响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科技研发环境,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出好的科研成果,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话题。从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揭榜挂帅”到2021年的“十年磨一剑”,再到2022年的“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人才评价改革工作一直在路上,“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情况正在改善。

虽然从统计数据来看获“杰青”项目和“优青”项目资助是通往学术领军人才之路的重要砝码,但归根结底,“杰青”和“优青”项目只是一项人才计划,并非固定不变的头衔。国家投入大手笔资金支持,目的是凝聚海内外青年才俊、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为年轻人独立、稳定地研究提供一个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广大学者和学校都应充分利用人才计划的有力支持,杜绝“帽子化”,防止出现某一类人才计划引发的“独木桥”问题,不断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1]中国青年报.《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发布 我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素质均大幅提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9433952202791932&wfr=spider&for=pc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青”基金释放科技人才巨大效能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0/info76329.htm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青基金20年打造基础研究梦之队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0/info56385.htm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154/

[5]刘亚君,陈贻斌,郝艳妮,贾国君.基于“优青”获得者成长为“杰青”情况分析探讨人才成长对策[J].中国科学基金,2019,33(05):496-501.DOI:10.16262/j.cnki.1000-8217.2019.05.013.

[6]图解报告《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与科研人员流动》[J].今日科苑,2020(7):84-90


—END—

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中国海洋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