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推免考研(研究生推免流程)

推免考研,研究生推免流程

听到几个考研生谈论调剂的事情,其中一个人提到大连理工大学某专业2022年计划招录40名硕士研究生,但推免生占了28人,统招名额只有12个,自己没有入围,只能调剂。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招生,知名大学都会把较多的招生名额分配给推免生。有些高校的部分专业,推免生能占到研究生招生名额的90%左右。比如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物理学(学术学位)专业2022年拟招55名硕士研究生,推免生占50人,统招考生仅5人,推免生占比高达90.9%


相关案例实在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推免生占比这么高,那就争取成为推免生。这就是完全不懂国内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机制了。知名大学的推免生,一般不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开放”。

名校,尤其是985大学的“保研夏令营”,会对申请者的学历背景提出较高的要求,名额几乎都给了“双一流”高校的本科生,“双非”高校大学生根本拿不到夏令营入场券。

以北京大学为例,保研该校的本科生,超过95%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极少数“双非”高校本科生,也都基本来自深圳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这样的实力强校。


1

“计划招生55人,推免生占了50,透露出一个信息:别再指望考研上名校了!

“中国教育在线”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决定您考研择校的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项中,近七成考研生选择了学校层次,排名第一,其次是自身能力(是否考得上)。学校层次成考研生择校的“第一考虑因素”,说明很多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就是希望通过考研上名校,以改变自己的学历出身。

考研选择名校,这无可厚非,因为现在的社会,内卷比较厉害,各行各业都处于“人才比较充裕”的状态,想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胜出,名校文凭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并且,当走上工作岗位,拥有名校文凭的员工,通常更受领导重视,工作单位给予的发展平台也更为广阔。


不过,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量力而行,大家都争着抢着考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必然会导致名校研究生复试线的上涨,再加上名校倾向于把大量招生名额分配给推免生,普通高校毕业生考上名校的几率大大降低。

某985大学的某个专业,去年考研初试成绩380分可以进面试,今年初试成绩410分无法入围复试。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校毕业生是选择“搏一搏”名校,还是选择降低标准,报考一所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呢?答案应该很明显了。

2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当社会阶层逐渐固化,“跃层发展”会变得越来越难。但上升的通道从来都没有堵死,只要自己的实力足够强、水平足够高,任何时候都能找到上升的机会。


然而,对于广大普通人来讲,仍要现实一点,不能太过拔高自己的实力。有时候,期待越高,受到的打击就越大。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状况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想获得名校学历,就要尽量通过高考考上名校,考研上名校这条路会越来越窄。如果高考考上了名校,个人也比较努力,说不定还能获得一所知名大学的推免生资格。

高考考上名校,难度也不小。全国数千所高校中,“双一流”高校数量不足150所;每年高考,“双一流”高校招生人数仅占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的6%左右。倘若把名校的范围框定为985大学,考上名校就更难了。相关数据统计,全国39所985大学,每年的本科新生招生人数只有20多万,大概占全年高校招生人数的2%。在部分省份,只有1%的高考生有机会上985大学,可谓是“百里挑一”。


事实上,研究生考试,不仅名校越来越难考上,很多普通高校也变得难以考上。2022年考研,报考杭州师范大学的人数为1万4千余人,较去年增长了32.69%;报考安庆师范大学的人数,较去年增长了50%。

有人说,现在内卷非常严重;也有人说,当下社会机会很多,要看个人能不能把握住,有没有实力把握住。大家讲得都有道理,人的一生,有无数个岔路口,也有许多机会,每个岔路口会通向哪里,谁也不知道。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就一定可以摸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今日话题:你身边的考研生,今年战绩如何?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王轶老师

推免考研(研究生推免流程)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