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概率论考研(概率论考研真题)

概率论考研,概率论考研真题

01为什么你找不到另一半?

35岁的兰姐,在这个中秋假期,又一次相亲失败了。

不算那些线上相亲,就论面对面的线下约会,兰姐去的没有一百次,也有八十次。

从国外留学回来,已经十五年了,每年总要见上六七个人。

作为闺蜜,我以为她见了这么多人,应该很容易找到一个动心对象,谈婚论嫁。

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用兰姐自己的话说:“相亲越多,单身越久,越发感到真爱难觅。”

南京大学的教授刘嘉也曾调侃过这类现象,他说过:“从数学上看,这个感觉是有道理的。”


他列举了英国数学家彼得.巴克斯的故事。

这位巴克斯在201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为什么没有女朋友》的文章,经他计算,银河系中可能与人类接触的、拥有智慧生物的外星文明的数量高达一万个,比能够跟他交往的潜在女友的数量多太多。

巴克斯找女友的条件是:

1.和他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伦敦

2.年龄差在10岁以内

3.单身状态

4.大学本科学历

5.他能看得上

6.对方能看得上他

7.性格合适


乍一看,这些条件很合理,没有过分的地方,但是仔细一计算才发现,假设他所在的伦敦市里有女性400万,符合年龄要求的只有20%,那么只有80万人。从中选择单身的50%,就是40万人,再考虑学历本科的只有25%,一通计算之后,只有10万女性能满足前四个条件。

巴克斯把其他条件用一定的概率考虑进去后,最终发现,诺大的伦敦,他能挑选女友的范围只有25人。

要知道,地球人可能遇见的外星人的数量都有一万个,所以巴克斯很沮丧,他想找个女友的概率,竟然比遇见外星人都低,他确实太难了。


02概率常识告诉你:你单身,是因为条件高

兰姐也是差不多的遭遇。

她不喜欢异地恋,想找个有海外求学经历的高知人士,年龄太大太小都不行,她还要考虑收入水平跟她相当,最好能多个一半。

这么一来,符合她要求的人太少,遇见真爱的概率太低,单身到现在,自然不奇怪。

如何提高遇见真爱的概率呢?

刘嘉在《概率论通识讲义》中给出了一个好办法:降低条件。

因为条件越少,可选择的范围越大,选中的概率也越高。


你也许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数学家怎么会在专业的概率论一书中,讨论相亲和择偶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刘嘉和这本书的故事了。

作为南京大学的数学教授,刘嘉对概率论的理论知识了如指掌,在他看来,人类未来生活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只要涉及选择和决策,就一定会用到概率思维。

不论是考虑明天的天气,还是股市的涨跌,都需要我们正确地判断概率。

所以,他希望更多人可以学点概率理论,帮助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能把握规律,做出最佳选择,理解并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曾经是数学困难户,在概率这一知识版块中,面对排列组合,大数定律,我是彻底迷失。看完了刘嘉著作的《概率论论通识讲义》,我才发现,原来概率论真的不难。

用刘嘉的话说就是“学习概率拼的不是数学,而是语文。”

对的,你没听错,只要你识字,有一定语文基础,学会概率论真的很轻松。

刘嘉在书中没有抽象的公式,没有复杂的计算,他帮我们这些零基础的人,扫清了学习路上的障碍,让我们都能看得懂,学得会。

为什么要学点概率,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真的需要它。


03你以为的随机事件就是不确定的事件吗?

我们在生活中,常听到“随机”二字。

比如,我们用手机听歌曲,播放模式可能就是随机播放。

老师随机从同学中找五个人去帮忙搬书。

公司年会,领导随机抽取十位幸运儿,获得奖励。

随机,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随机就是不确定。

刘嘉在书中解释说,随机和不确定,是两回事。

当我们说一件事是随机的,指的是它的结果是不能被预测的。

换句话说,随机是事情所有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但下一次将出现哪个结果,我们不知道。

就像随机播放音乐,我们不知道下一首是什么歌,但我们知道,一定是我们播放列表里的某首歌,它跳不出这个范围。

领导给员工抽奖,只能从全体员工中来抽取,结果就是公司的某位员工,不可能是其他公司的人。

所以你看,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都是可知的。

为什么我们要说随机,因为它是我们学习概率的第一块基石。


概率论有四大基石,包括随机,概率,独立性和概率度量。

搞懂这四大理论,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当然了,即便学不会这四大理论,能彻底理解随机这个概念,也能让我们对生活中诸多现象,有深刻而理性的认识。

比如,你不再认为年会不中奖就意味着运气不好,它是概率现象的常态。

又比如,你买某个系列盲盒,只要坚持买,总会凑齐全系列,只是多费点银子罢了。


04“否极泰来”只是安慰人的空话吗?

我们一定都听过这些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柳暗花明,否极泰来。

你或许单纯地以为,这是简单地安慰他人的话,不会真的兑现。

但是,从概率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些话可都是有道理的。

因为在概率学上,有个理论叫大数定律。

通俗解释就是,随着数据越来越多,频率接近概率不仅是可能性越来越大,而是一定。

就好比我们抛硬币。

只要抛得到次数足够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频率就会无限接近,直到等于它们出现的概率50%。


如果你能理解这个说法,那么你就会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真不唬人的。

暂时你比其他人厉害,那么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直到三十年后呢?

别人就会有越来越大的机会超越你。

同时,大数定律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均值回归。

炒股的朋友就很容易理解这个说法,股票可以疯涨,但迟早会跌落。

一直跌的股票,也会有一天涨起来。

不论涨跌,它都会朝一个正常的水平靠近。

就像一个人一直很倒霉,事事不顺,但他有可能迎来好运,一下子扫光霉气,焕然一新,这就是否极泰来存在的概率基础。

当然了,按照均值回归的说法,即便他不能好运爆棚,他也不会一直倒霉的,他会回到一个正常状态,运气不好不坏,普通平凡。

而这,不正是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么?

概率论就这么活生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05用概率思维,过好这一生

网上曾经有过一个很经典的段子:

1.01的365次方=37.8

0.99的365次方=0.03

两者差别非常大。

如果把1看作正常正确的状态,那么我们每做好一点点,也就是多那么0.01,假以时日,我们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反之,如果我们总想着偷懒一点,偷工减料一点点,哪怕就是0.01,365天后,我们就会被人甩了N条街。

这个段子,还真是当之无愧的营养鸡汤,值得我们细细思量。

刘嘉教授在《概率论通识讲义》一书中总结为:相信系统,长期主义。

两个表面上差别细微的数字,只要加入时间这个变量,长期结果就大不相同。

这也意味着,哪怕只有1%的概率优势,长期来看也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

只有有1%的劣势概率,长期以往,还真会一输到底,再难崛起。


我们如果能找到自身的优势,哪怕微不足道,但我们长期坚持,发扬光大,不必在乎短期是否有成就,最后,我们一定会取得硕果。

学习也好,工作也罢,我们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一点点改变自己。

在时间的加持下,这个改变最终将带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说过:做一件事,一直做,等待时间的回报。

人生漫长,我们只要过好每一件事,活好每个当下,结局注定不会差。

这就是概率思维带给我们的启发,与你共勉。

---------------End---------------

概率论考研(概率论考研真题)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