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考公考研有多热(考公考研有多热000?00lllala)

考公考研有多热,考公考研有多热000?00lllala

走进图书馆、自习室,桌上清一色摆放着公务员考试的备考书籍,这是许多高校里常见的情景。

10月24日18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落下帷幕。截至当日17:50,总报名人数突破202万,183余万人已通过资格审查,创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的历史新高。

据悉,此次国考共有16745个岗位,公开招录31242人,已报名岗位竞争比近65:1。其中,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由于报考条件中学历仅要求本科及以上,且“三不限”——不限制专业、不限制工作年限、不限制政治面貌,总报名人数已超过20000人,创国考单岗位报考人数的记录。

尽管竞争十分激烈,近年来,选择报考公务员(简称“考公”)的人却越来越多。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数据,近五年国考报名人数呈上升趋势。

不仅如此,名校生、“海归”也纷纷涌入“考公大军”。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中国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报告》显示,76%的硕士毕业后首选“进入职场”,其中最想成为“公务员”的研究生高达11%。

“考公热”的背后,毕业生有什么样的求职心态?

新闻专业的研究生蓓蓓明显感觉到周围考公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占了80%吧。”她说。

蓓蓓将考公的人群分为三类,一类以公务员为明确的职业目标,在秋招季完全专心备考;一类处于摇摆状态但更偏考公,这类人在秋招季会先去企业等单位拿个保底offer,但大部分时间、精力还是会放在备考上;还有一类偏向在企业就业,这类人的特点大致是没有特别好的公务员岗位(比如受政治面貌和专业的限制,只能报考“三不限”等竞争比较激烈的岗位)或者对于自身职业规划比较迷茫(一方面觉得企业自由、薪资高,一方面又觉得公务员安稳),于是考公、企业求职“两手抓”,等拿到offer再综合考虑。

“我感觉我属于第三类人。我觉得公务员稳定的工作性质对女生比较友好,所以就报考看看,到时候综合比较手上的offer再做决定。”面对就业压力,蓓蓓试图先多参与几场应聘,再决定是否要考公务员。

而雯雯显然是第一类人。

宿舍、食堂、图书馆, “三点一线”的生活是雯雯的备考日常。为了备考,她每天积极地上网课、刷题,甚至制定了作息时间表。作为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她认为公务员是最好的就业去向之一。

“当公务员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安逸。”当被问及考公的原因,雯雯回答道。

疫情之后,雯雯班上选择考公的同学明显变多了。“体制内的好处是,不会轻易被裁员、减薪。”雯雯说。

当公务员真的意味着安逸吗?在体制内工作了两年多的陈小姐有着不同的答案。“普遍现象是,体制内外的人相互羡慕。但其实在体制内,保持客观想法、不断追求上进很重要。安逸确实是一个因素,但并非全部,职业禁锢和风险同样存在。”

陈小姐认为,考公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即使在“考公热”的当下,也不应盲目跟风,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从国考到选调,他们在追逐什么?

婷子是华中科技大学工科专业的研究生,她没有选择国考,但报名了选调生考试。“作为名校应届生,参加高校选调比一般的公务员考试竞争小一些,所以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她说。

“我们工科学生本身不愁就业问题。”同专业往届学生大多顺利就职于企业,婷子却想走一走考公这条路。

“我觉得自己适合公务员,我在表达上比较强,同时作为工科生,逻辑性较好,考行测也比较占优势。”婷子选择考公,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结果。

她认为,公务员意味着进入基层单位工作,相对来说稳定且有固定方向,变动不大,可以更安稳地工作;同时,选调生的灵活性更大一些,经过两到三年的基层锻炼后,可以去新的岗位,能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地。

“这个考试确实比大部分人想得要麻烦,可能需要很多的时间来准备。但如果考上了,我想好好投身国家建设。”婷子说。

考公考研有多热(考公考研有多热000?00lllala)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