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考研物化(考研物化听谁的课)

考研物化,考研物化听谁的课

我报考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每年大约留给统考的名额是六个,考试科目为英语一、政治、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我正式准备是从暑假开始,暑假之前利用空闲时间也在学习。正式开始以后每天学习时间大约8-10个小时左右。初试总分392分,物理化学121分,分析化学130分,政治69分,英语72分。

物理化学


推荐书目

物理化学南大版上下册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物理化学考研指导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小黄书)物理化学思考题1100例(这本书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看看,对于理解知识点挺有帮助)真题,良心安利一下曾学长主编的一系列中科大物理化学专业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年真题及解析(连选择题都有解析是不是很良心!!!),考研指津(有知识点框架和配套习题),还有后期学长会专门出一些预测卷,题目类型比较接近真题,练手感用非常合适。学长目前在科大物理化学专业读博一,人非常热心,问学长一些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在我考研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所以强烈推荐。这个学长现在已经不做考研辅导了

经验分享

物理化学是四门考试科目中最举足轻重的一门,也是最需要花时间的一门。

由于我们大三上下学期都学物化,虽然用的教材不一样,但内容差不多,老师教的挺认真的,所以我一开始觉得物化应该没太大问题,可后来发现是自己太天真了。

一轮(3-6月)

我是从3月底开始看的物化书,由于之前学过,所以理论性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每天除了上课办事以外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看物化。我一般是先把一个章节的书本内容看两遍,然后做笔记,一轮笔记我做的比较详细,加起来一共100页左右,后期基本不看书,因为笔记上的内容比较全面,查找起来也很方便。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记笔记的,因为物化里有些知识点很杂,特别是物化下册,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做了笔记之后,更便于系统地理解和记忆。之后我会先看一遍学习指导上的题目,学习一下解题思路。就这样一轮过完已经是6月底了。(建议大家物化能早点复习就早点复习,而且第一轮的时候要自己做题目,而不是像我一样只看一遍,动手做和不动手做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而且做题的手感是要靠一点一点培养出来的,如果前期没有足够的练习,做真题的时候会非常吃力。)

二轮(7-8月)

这段时间在放暑假,所以复习时间比之前多很多,效率也比较高,每天一半的学习时间都在看物化,这两个月我配合着一轮笔记先后刷完了物化学习指导,物化考研指导,物化小黄书。这三本资料里的题目都很经典,有一些真题里的原题会在里面找,所以建议大家认真刷,一道都不要放过。建议大家专门买一个厚一点的本子,把每道题的解题过程都写下来,然后订正,最好不要用草稿纸,不方便以后查看容易写的潦草。记得把比较经典的题目和你做错的题目标记出来。(从这个时候开始,做题目就要开始注意自己不要粗心,这一点是很致命的,我前期总觉得自己做题目做多了粗心就自然而然地改了,其实并没有,所以要早早培养自己认真审题认真答题的能力,不该丢的分不能丢)

三轮(9-10月)

这个阶段由于我要兼顾政治的复习,所以每天大约4-5个小时。9月初我开始做真题,一般是上午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做真题,前面几套可以不用太计较时间,给自己一个熟悉的过程,做完就订正,也写在本子上,方便日后查看。我是从前往后做的,写完10年的时候大概九月底了,我开始做之前刷的那三本资料上标注的难题和错题,第二遍还是觉得有问题的题目我会专门记在一个本子上,这也是我的二轮笔记,二轮的笔记很关键,它上面的题目都代表了我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这在后期复习阶段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整理完这些我觉得时间还早,就找了一些新的题目来做,比较推荐的是曾祥忠学长编的《考研指津》,里面的题目风格都比较新颖,我主要用来练习选择题,其实物化下册的内容概念性的知识点很多,如果纯靠记忆并不能深刻掌握,反而不如多刷一点题目,就像高中的题海战术一样。不管你做了多少题目,错题和经典的题目都要整理,否则等于白做,因为一遍是无法掌握的。

(第一遍做真题的时候给我打击很大,本来觉得自己已经刷完了那么多题已经没问题了,但是做真题的感觉很糟糕,物化的考研试卷一般分为选择题和计算题,选择题有30道,大题目一般9-10道。首先说说选择题吧,个人觉得科大的物化选择题是很有难度的,出题点都很奇巧,而且有一些纯概念辨析类的题目,这类题目考的知识点一般都比较固定,所以对应书本上的内容要仔细看,做多了以后可以整理一下每个知识点常考的内容,加以记忆。就大题目来说,今年和往年变动很大,感觉往年必考的题目类型没考,反而多考了两道证明题。这两道证明题我都没算出来,只把能想到的步骤公式都写上去了,应该是有算步骤分的,所以大家答题时就算不会,也不能空白,而且今年的大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偏,风格大变,答完卷子我感觉像吃了翔一样。不知道这种风格会不会继续延续下去,建议大家多练习一下证明题)

四轮(10月-12月)

快10月底的时候,我只有上午的时间是给物化的,此时我又开始了第二轮真题,这时候可以自己调整一下时间,模拟考试,找找感觉,同样二刷的错难题我会整理在错题本上。由于做过一遍,因此一套卷子下来花的时间没有之前多,多余的时间我再次刷之前的错题本上的题目,我还做了学长出的模拟题,这样穿插着进行,大概到11月底的时候,我只剩了两套卷子留给最后模拟。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对书本知识掌握的并不全面,这直接体现在我的选择题成绩上,所以我又看了一遍笔记把重点需要记忆的公式,概念,知识点都写在了另一个本子上,反复记忆,姑且叫三轮笔记吧。这时已经12月初了。

冲刺阶段

这个时候留给专业课的时间也非常少了,每天顶多也就花3个小时,我主要就是反复看错题,记忆。顺便做了最后两套卷子,由于当时我对选择题还不是很放心,我又刷了一遍真题选择题,然鹅还是有错题。

总而言之,对我来说,今年物化还是比往年难的。但是如果把课本和题目都吃透,把错题都弄清楚,分数应该不会差。

Tips

以下主要是我考研时的一些疑问,综合一些学弟学妹问的,请教过学长学姐,也自己摸索出了一些答案

1.物化多早准备?

个人觉得能多早就多早,在你一开始准备英语的时候就可以一起准备了

2.对于难理解的知识点怎么办?

物化比较难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热力学这一部分,前几章可能刚看起来时比较吃力,可以去从网上找一下南大的物化课件,配合着理解一下,热力学有很多公式,要在一开始学的时候就加以理解记忆,不要留到最后再记,因为下册的公式更多更长。比如说算体积功,熵,吉布斯自由能,不同情况该如何计算,都要分清楚。最难理解的部分是统计热力学,可以从网上找一下相关的教学视频,记得有一个清华大学的教授讲的还挺好的。对于物化这一块来说,我觉得最好的理解方式是反复看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在第一轮的时候就要把每个知识点弄清楚。为了防止记忆脱节,可以定期看看难理解的知识点。

3.真题做几遍

个人建议至少2遍,一遍是吃不透的,而且真题的每道题都要弄懂,虽然物化真题重复率低,但是题目思路很像

4.第二遍刷题的时候对的题要做吗?

这个看自己,如果有时间的话,一些比较好的题目也可以再做做。

5.打*号的知识点要看吗?

科大出题目,尤其是选择题,是不回避*号内容的,具体哪些是重点,等你刷完第一遍真题选择题就知道了,大题目一般不考,可以一开始先看一遍,之后再针对性地看。而且书上很多你觉得不重要的知识点,都会成为考点,不要掉以轻心。


之后还会更新其他科目的备考经验,喜欢的话可以点个赞或者点个关注!这周之内会全部更新完的!

考研物化(考研物化听谁的课)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