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距离23考研还有多长时间(距离22考研还有多长时间)

距离23考研还有多长时间,距离22考研还有多长时间

目前,距离23考研还有一周左右。

此时,全国各地的考研人正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

往年这时候,最令他们焦灼的是各科的复习进度。

英语阅读理解对了几个。

政治“肖四肖八”刷完没有。

专业课过了多少遍……

然而,今年的他们在埋头苦啃书本之时,总会有人忍不住地想:我会不会变阳?

也有不考虑这个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已经沦陷了。

阳性考生要面对的,是如何在发着高烧或者身体剧烈疼痛的情况下,强撑着去刷题、去背书、去继续学习、去把考场上要用的刀磨得更锋利。

(某考生确诊后询问辅导员,得到的答复是:阳归阳,试照考)

今年的考研很特殊。

它可以被冠以许多个“第一”。

第一场在疫情放开后进行的研究生考试。

第一次涌现出数量如此庞大的阳性考生。

第一回要求地方专门设置核酸阳性考场。

相应地,这一届考生也即将成为疫情开放后的第一批考研人。

他们还是会担心能否上岸,但是更忧虑自己的健康状况。

从考研党在微博发布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他们的担忧:

考前阳的耽误了学习。

(阳性考生大姨妈期间发高烧,买不到退烧药,已经两天半没学习了)

目前仍然是阴的害怕考试前夕变阳,辛辛苦苦一年,结果毁于一旦;也害怕考后变阳耽误家人。

(大部分阴性考生的祈祷:考研别阳、家人别阳)

病毒就像悬挂在天花板上被磨得锃亮的刀。

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但是刀锋什么时候会刺入我们的身体,没有人知道。

尤其还是在这样一个对考研人而言极为重要的节骨眼上,未知所带来的不安,深刻地刮擦着他们已经绷紧的神经。

两天前,当教育部明确考研不延期并且只有笼统安排的那一刻起,不少考生的神经彻底绷断了。

国考延期、英语四六级笔试延期,考研不延期。

而具体怎么开展考试,教育部只通知属地操作,至今大部分考试院尚未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法,考研人的安全无人保障。

他们就这样被驱赶着走上了战场,至今却连一件护甲都没有得到。

从12月初开始,一个名为2023考研延期的超话悄无声息地出现了。

超话唯一的诉求是考研延期,给出的理由也相当充分。

比如,12月底至1月为大部分省市的感染高峰期。

比如,500万学生考研为聚集性活动,感染风险高。

再比如,对于卧病在床无法复习的阳性考生而言,延期明显更加公平。

考研延期或许需要无数理由,但是如期举行不需要。

教育部的一篇公告就够了。

12月14日,教育部发文《全力以赴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明确考研将在12月24日至26日“正常”举行。

各地可以结合实际“设置核酸阴性考场”、“核酸阳性考场”和“应急处置考场等”,至于具体的方案,则“由属地自行确定”。

各地考试院是怎么确定的?

较为典型的是河南省和山东省。

部分考生的准考证都未提及具体的考场座位信息,但是,在河南考生打印出来的考证上考场号与座位号已经被标注得清清楚楚。

神奇的是,河南省考试院并未对考生提出核酸检测的要求

挺好奇的,在考生未提交核酸结果的情况下,河南省考试院是怎么设置考场考点座位的。

最好的结果是他们已经悄悄地摸排好了所有人的情况,现在划分的考场真的是按照阴阳进行设置。

(河南考生担忧无防疫措施给出座位号,到时候是否会阴阳混考)

与其他省市相比,山东省的要求则非常明确:考前3天和考试2天每日核酸阴性报告。

可以看出来,山东省是想要把阴阳隔离进行考试的。

但是这样的要求却让不少阴性考生五味杂陈。

如今的混管存在着极大的混阳风险,因此,阴性考生只能选择单采。

核酸单采的点位在哪里,出报告的时间需要多久。

在排队做核酸的过程中,存不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一旦在考试前夕变为阳性,他们还能不能在头疼脑热的情况下考完所有科目。

(山东考生反映目前山东混管阳不出结果,且没有地方可以做单管)

至于其他省市,被问到研究生考试的安排时,考试院的回复基本都是:听从上面安排。

上面说,下面自行确定。

下面说,听从上面安排。

疫情放开不等于不管,而考试院,尤其是处在阳性高峰地区的考试院本身也很无奈:

考生人数越多,他们的工作量也越大,而很多老师也阳在家中,办公室每天只有两三个人在工作。

研究生考试,分明是一场人才选拔考试。

如今却似乎变味儿了,变成了各省市之间防疫能力的较量。

为了切实了解今年的考生们,我采访了两位考研人。

一名阴性,一名阳性。

第一位受访者,叫小明(化名)。

阴性,安徽人,常住南京。

由于户籍在安徽,所以疫情放开前,她曾经特意咨询过安徽考试院,得到的答复是建议提早一到两星期前往安徽。

12月初,疫情的突然放开打乱了她原先的安排。

她只能提前三天就回去。

到目前为止,她一直没有抢购抗原、没有囤积药品、也没有N95口罩。

(图中是小明全部的药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疫情放开打乱的不止她的安排,还有心态。

她说:“真的就是把心放在火上煮”。

然而,心绪再乱都必须学习。

考研考到最后,都是在考心态。

只不过今年对心态的要求明显更高了。

不仅是小明,她在安徽的妈妈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妈妈会和她一起,入住考点附近的国际青旅,妈妈甚至“连老家的钥匙都已经带在了身上”。

如果变阳,娘儿俩就打算去县城的老家,两个人过年。

毕竟家中还有孩子和老人,都不能被拖下水。

(小明的法学复习资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第二位受访者是小乌(化名)。

小乌是河南人,现在也住在河南。

今天是她感染的第四天。

全身像“被人揍了一顿”,就没有哪个地方是不疼的。

痛、脑子迷迷糊糊、而且渴睡。

小乌倒不担心自己会传染给家人,毕竟一家子都已经阳了。

她难受的是,明明在最终冲刺的时间段,自己却无法坐到书桌前完整地做完一套押题卷。

(小乌不惧怕考试,但是病毒害得她只能躺在床上)

考生们立场不同,问题不同,关于“延不延期”,大家的答案也各有不同。

相同的是,所有考研人都在求一个安心。

本来好好地待在家里,那些让我流动的、让我上考场的人,能不能给一个具体的执行方案,给我们一颗定心丸。

不能。

也许一天后,两天后,24日前能,但是现在还不能。

考生们只能一面胡思乱想一面继续复习。

写到这里,对于考研,想说的话已经差不多说完。

与此同时,我瞥了眼热搜:国考重启。

全国性的考试。

全国性的流动。

很无力。

我什么都不能做,我什么都做不了,我只有希望,所有奔赴考场的人,都可以平安考完,凯旋归来。


也希望如今所有正在经历这段魔幻时期的人,都可以健康、安稳地度过,步入新的一年。
毕竟,还有两周就要进入2023年啦。

距离23考研还有多长时间(距离22考研还有多长时间)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