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湖南师大研究生院(湖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

湖南师大研究生院,湖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   4、五位一体的督学模式  1、需要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张晶晶 杜倩雯

临近九月,秋天和开学一同到来。

不止一所高校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大吐苦水:想安心住上个普普通通的学校宿舍,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儿。

今年开学,宿舍紧张成为非个别现象。为了尽可能塞下所有学生,高校的领导们“各显神通”:

把学校的宿舍床位挂在网上,让学生去抢,抢不到的去校外租房;重新上线多年前的“十人寝”;改造翻新文庙当学生宿舍;不管距离远近,将新生全部安置在十公里外的一处中学,教学工作也在该中学完成。

宿舍紧张背后,高校扩招再次走进人们视野。多位学者指出,扩招之下,高校承载着已有教育资源不足、配套生活保障不够、培养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但无法承担研究生住宿成本属于阶段性问题,不会成为未来常态,学生们无需担心。

有专家提出,缓解宿舍紧张问题,或许可以探索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学习国外经验,通过市场化服务疏导解决。

宿舍“缺口”

湖南师大的研一新生果果(化名)在考研前万万没想到,读研后竟要“回高中生活”。

开学前一个月,8月21日前后,该校2000余名研究生新生被通知,由于招生规模大幅增加,研究生新生将被安置在一所中学一年,作为过渡性住宿场地,教学工作也会在中学完成。

新生们网上查询发现,这所中学距离学校十余公里。也就是说,未来的读研生活,他们或许会与学校本部的图书馆、校园网、食堂球场彻底无缘。

显然,他们十分不乐意。不仅这些研究生们不满,该所收留研究生住宿的中学学生家长更难接受。

家长们担心,研究生与高中生年龄不同,作息时间不同,当研究生自由进出时,高中生的安全无法保障。且20多岁的研究生成双入对谈恋爱,会让高中学生无法安心读书。

湖南师大官网上的一份“增招学生教学生活场地使用服务采购公示”上显示,湖南师大花费840万元,用于租赁该中学场地作为研究生宿舍。

在该中学学生家长、研究生们的强烈反对下,中学校方率先妥协。8月24日,该中学发布公告: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不会入住我校,敬请广大家长放心。

紧接着,湖南师大研究生院也发布通知,2022级研究生住宿不再安排在该所中学,学校力争在校区内及学校周边安排研究生新生住宿。

湖南师大2022级研究生的焦虑终于告一段落。

在此前几天,西南交通大学也因宿舍问题登上热搜榜第一。由于宿舍紧张,西南交大把学校的宿舍床位挂在网上,让研究生们来“抢”,抢不到的同学需要校外自费租房。

未抢到上百名的同学自然忿忿不平。此事经报道后,校方同意为没抢到宿舍的学生租房当宿舍,住宿费用与学校收费标准一致。

湘潭大学因将住在4人间的大四学生强制换为10人间,也在热搜榜单上“露了脸”。然而,哪怕学生在网上“大闹一场”,学校依然坚持了搬寝的决定。

宿舍短缺的高校,均扩招至少2000人

同一时间段,多所高校均出现宿舍紧张问题,背后的原因甚至无需过多思考——僧多粥少,高校的扩招和配套宿舍不匹配。

当被迫从4人间搬进10人间的湘潭大学学生在网上抱怨不已时,湘潭大学校方给出了一份长达2页纸的说明。

关于恢复成10人寝的缘由,湘潭大学称,2022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比上年增加7.6万人。学校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高高水平大学在湖南录取人数和录取率的部署,本科招生比去年增加了1640人。同时,2022级研究生招生相较2022届毕业研究生增加了近600人。因此今年存在较大数量的床位缺口。

同样,在湖南师大“增招学生教学生活场地使用服务采购公示”上,采购原因写的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高我省2022年本科录取率的要求,新增本科1750人,研究生500人,急需拓展办学空间,增加教学、生活场所。

以湖南省为例,各大省属高校今年均在扩招,且多数扩招人数超过1000人。从各高校公布的2022年湖南省内招生计划来看,今年湖南省属高校在湘扩招人数超3万人。

比如,长沙理工大学计划省内招生4866人,比上年增长近2000人;湖南农业大学计划省内招生人数5478人,比上年增加约1500人;湖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计划省内招生人数为4830人,比上年增加约1000人。

2021年8月发表于学术期刊《中国新通信》一篇题为《基于网络大数据分析研究生扩招后,校内、校外宿舍建设问题》的论文介绍,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往往伴随重大事件的发生。2003年非典SARS病毒入侵,考研扩招人数为6.63万人,相比往年增加了32.7%;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研究生扩招了6.45万人,增幅为14.45%;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突袭冲击了20年的就业市场,教育部颁布了研究生扩招政策,研究生扩招的人数在19年的基础上多增将近了18.6万人,研究生扩招率达到24.4%。

而高校宿舍扩建的速度却赶不上研究生扩招的速度。自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开始扩建校区,为学生提供新的教室和宿舍。 2010年后,随着高校人数饱和,高校基础建设逐渐完善,校舍建设力度也因此放缓。通过查阅《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全国高等教育校舍情况”中学校产权校舍历年新增面积与正在施工面积,发现2009年新增校舍面积高达962万平方米,但随着高校第一批建设潮过去,校舍加建力度逐渐放缓,预计2021年对比10年前将放缓40%。持续放缓的宿舍扩建率和激增的研究生扩招率形成鲜明对比,导致高校宿舍出现严重的紧缺问题。

长远来看,高校宿舍紧张不会成为常态

事实上,早在两三年前开始,就有高校在招生简章上说明,无法为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了。

据不完全统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均有不安排住宿的全日制研究生。

有的高校明确,不为专硕提供住宿;有的高校是通过缩短住宿时间缓解压力:仅提供一年住宿,校外实习期间不提供住宿。

为何在宿舍紧张时,多数学校首先选择“牺牲”研究生?

接受大河报·豫视频采访时,上海杉达学院法学系教师、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说,研究生相比本专科生有更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经济能力,此外,近年来研究生扩招规模较大,高校原有的研究生比例和对应配置被打破,相关供给更加不足。

不仅如此,相比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依然是重要的基础性高等教育,本科教育中的课程安排较多,跟学校联系度更高。

高校无法承担研究生的住宿成本,未来会成为常态吗?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应该属于阶段性问题,长远来看,随着高校扩建和新建校区以及学生整体规模的减少等因素,不会成为常态。

2020年,教育部提出坚持落实普职比为5:5,跟之前的普职比6:4相比少了10%。如果落实该政策后,从2020年起,通过普通高中参加高考的学生比往年减少10%

随着普职分流政策的实行,初升高的人数减少直接影响了参加高考的人数,如果按照往年的高考录取率,以2020年顺利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计算,在未来3年后能参加高考并顺利晋升本科的人数也将随之减少。

也就是说,在本次因疫情导致的研究生扩招热潮过去后,研究生招生率将会逐步稳定或有所缩减。此外,始于2019年的高职院校的扩招也已经拉开了大幕。高职院校第一批扩招人数是100万,涉及1418所高职院校。据报道,2020年和2021年两年扩招目标数量为200万。大量学生将因此被分流。

唐树源说,目前扩招之下高校承载着已有教育资源不足、配套生活保障不够、培养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可以通过补贴校外住宿学生,特别是困难家庭学生、整合周边住宿相关资源,来保障校外住宿学生安排和条件。另外,要注意科学配置师资比例及教育生活资源,确保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多名学者指出,高校没有必要因突发状况提出的研究生扩招政策而花费巨大的成本扩建宿舍。高校宿舍的短缺给学校周边的学生公寓的建设带来了商业机会,打造舒适性、灵活性、多元化的校外学生公寓或能够解决高校和研究生的燃眉之急。

柏文喜认为,国外大学教育中,有大量学生住宿是通过校外市场化、社会化方式解决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有利于学生加强融入社会的能力,并非都是坏事。

杭州余杭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陶华坤则建议,可鼓励学生走读,积极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即在高校宿舍资源提供的公共性和市场化之间寻找到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刘永恒

湖南师大研究生院(湖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