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山西考研机构(山西考研机构实力排名) _社会学考研

山西考研机构(山西考研机构实力排名) _社会学考研

山西考研机构,山西考研机构实力排名

河曲县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石楼县县政府组成部门从26个精简到了16个。这些均是山西正在进行中的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取得的成绩。

从2020年4月起,山西开始了这场改革,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陆续列入试点。

官方直指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是“机构设置不合理、财政供养比例较高、人浮于事”,改革目标则是“打造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压缩行政成本,提高县域治理能力和水平”。

改革后,上述问题有无解决?目标是否达成?

改革成果相继“官宣”

此次改革,列入第一批试点的是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进入第二批试点的是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长治市黎城县。

目前,第二批改革试点县机构改革正加快推进。5月,山西全省改革试点动员部署会和工作培训会议相继召开。作为第二批试点,石楼县在8月4日召开了动员会。黎城、娄烦则相继在8月中上旬召开动员会。

继作为第一批试点的河曲县在7月底亮出“成绩单”后,石楼县8月31日宣布,涉改单位已全部完成挂牌。

改革显而易见的效果是机构数量上的减少。通行办法则是将职能相近部门合并成一个超大部门,这也被许多人称为小县“大部制”改革。

在5月份的全省试点动员部署会上,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安丽指出,要确保机构重组整合、职能转变优化到位,抓好党政干部、公务员、事业人员和执法队伍建设,充实基层力量,加强教育培训,强化激励保障,加快构建起简约高效、富有活力的县域治理体系。

据石楼县政府官网,改革后该县共有22个正科级建制党政机构,包括6个党委序列,16个政府序列。此外,县委办公室与县政府办公室、县委宣传部与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委政法委员会与县司法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县政府办、文化和旅游局、县司法局列入政府机构序列,不计入政府个数。

相比改革前,县政府组成部门从26个精简到了16个。多个部门进行了重组,比如,原来的县教育科技局将“科技”部门拆分后,组成了现在的县教育体育局。拆分后的“科技”部门又和原来的县发改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等组成了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和县水利局合并成县农业农村局和水利局,2021年6月才挂牌的县乡村振兴局则没有出现在此次改革后的政府序列中。

作为第一批试点的河曲县则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将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浮山县尚无“官宣”改革成果,但据县政府官网,该县现有20家县直单位。5月18日的全省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议也是在浮山县召开。

改革后治理体系是否更高效,更有活力,尚需时日观察。5月17日,浮山县委书记赵晨伟到新组建的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发展改革和科技商务局实地查看,询问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以及试点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调研时,他指出,推动机构改革在发生“物理反应”的基础上再发生“化学反应”,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财政供养减少了?

公开数据显示,全国户籍人口不足5万的小县共82个、5-10万的共108个、10-50万的841个。此番列入山西试点的六县人口均不足20万,其中浮山全县总人口仅约9.8万。

人口小县何去何从?撤销合并还是机构改革?曾一度引发公众讨论。

山西选择了“机构改革”。2020年4月,山西开始了一场县域行政运行体系全面改革。改革大方向是“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重实战、高效率”。

改革源于意识到了问题。据《法治日报》,2019年底,时任山西省委主要领导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全省人口小县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财政供养入不敷出,财政支出主要依靠政府转移支付,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维惯性;从人口与编制比看,财政供养人员比例不是很合理,存在人浮于事的问题;事业单位规模普遍较小,职能较弱,“小、散、弱”现象突出。

石楼县委书记王廷洪在动员会上也称,改革“着力破解我县在运行过程中机构设置不合理、财政供养比例较高、人浮于事等问题,打造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压缩行政成本,提高县域治理能力和水平”。

以石楼县为例,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18987万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占了多数,共有183908万元。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建议安排200001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则有21226万元。

娄烦县2021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04748万元,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3679万元,上划省级收入18553万元,二者占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21700万元,同比增长了10.83%。

改革后的河曲、浮山两县,这类项目支出在数据上呈现了下降趋势。

据公开报道,2021年河曲县县直部门公用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1.3%。改革过渡期之后,县直部门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减少1050万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福利、“五险一金”等支出每年减少1.33亿元。

浮山县在2020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为14024万元,同比增长8.9%。到了2021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628万元,同比降低了2.8%。

超编人员会去哪里?

部门合并、职数核减,超编人员将何去何从?晋升空间收窄,干事积极性是否也会降低?这些都是机构改革势必要面对的问题。

在娄烦县的动员会上,娄烦县委书记李树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机构改革中进退留转,始终服从大局、忠诚敬业,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改革环境。

石楼县的动员会上,石楼县委书记王廷洪也要求,要做好部门融合,树立系统思维,兼顾稳定和发展,理性看待改革阵痛期,引导教育广大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

同时,他还提出,要用好政策红利,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用活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和事业人员等级晋升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切实做好党政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河曲县在公开报道中给出了更具体的做法。

河曲县委改革办7月底在《忻州改革》刊发的一篇文章,除亮明成绩外,还披露了《改革方案》出台过程:

先后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425人次,组织专家学者论证5次,与省、市编办沟通8次,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分别修改16次和35次,反复推敲、仔细斟酌,确保了方案既体现省、市要求,又符合河曲实际。

改革后,903名事业人员超编,河曲主要采取让他们到对口党政部门跟班学习锻炼、担任村(社区)“两委”主干和综治网格员等方式解决。

科级职数减少75个,河曲则着力用足用活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和事业人员等级晋升制度,为55岁以上的科级干部解决职级待遇,鼓励他们退出领导岗位,纳入“干部周转池”由县委统一管理。

对于干事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河曲则是“有奖有惩”。据河曲县委改革办披露,2021年以来先后提拔重用17名担当作为干部,大张旗鼓表彰奖励10个先进单位和30名优秀干部,免去履职不到位的2名“一把手”和1名副职,严格兑现奖惩,着力解决“干得好”的问题。

九派新闻记者 李杨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山西考研机构(山西考研机构实力排名)

山西考研机构(山西考研机构实力排名) _社会学考研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