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联系方式) _函授本科可以考研究生吗

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联系方式) _函授本科可以考研究生吗

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联系方式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已落下帷幕,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专业近年来的考研情况变化可喜,2020届、2021届、2022届连续三届的录取比例分别为:14.53%、17.32%、27.36%,数量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在985、211、双一流高校的报考与录取上逐年进步,部分学生考取了专业前五名,甚至是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其中,2022届学生考取985、211、双一流高校共11名

在2022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中,化生学院杨敏课题组指导的6名同学齐齐上岸,他们分别是:杨玲(吉林大学)黄子怡(北京化工大学)王鸥(上海大学)朱睿(南京工业大学)罗晓兰(电子科技大学)李丹(成都理工大学)。其中,黄子怡(383分)以初试专业第一北京化工大学化学专业录取;朱睿(400分),以初试专业第五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专业录取。

2018级杨敏课题组毕业合影

优秀的人,携手追梦,共同进步,终抵彼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考研大舞台上这位优秀的老师和她卓越的学生们,了解TA们成功上岸背后的故事。

杨敏

杨敏,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现任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副教授、化学教研室主任。

主讲课程有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现代科技概论等。

在《ACSAppl.Mater.Interfaces》《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和《Small》等SCI一区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授权发明专利两项,分别为《一种基于钨酸镍/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氨气传感器》;《聚醚醚酮超声波焊接工艺方法》。

“栉风沐雨,也要奔跑向前”

杨敏老师在接受采访

“课题组6人同上岸,确实是一个特别值得高兴的事情,学生录取,我这个老师比学生还激动。因为我们的学生跨专业考试(跨两科:数学1和光学物理),还带着3篇SCI,大创项目去复试,最终被川内985高校,而且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录取。当时面试组的老师是比较震惊的。当然,这一年我们也付出了许多,光有文章、成绩是不够的,为了让科大实验室认可我们,我带着跨考的这个学生测试到凌晨一点,整个国庆假期全部泡在电子科大实验室完成测试。

目前,我们课题组还只是起步阶段,学生跟随我的压力还是比较大。因为进组时,英文文献是直接开始查阅,学生们自己的实验方案需要自己查阅文献,再结合兴趣点确定。如果方案合理就开实验,不合理就一直论证。同时,数据也需要同学们自己分析做图,比如origin,jade,PS,crystal-maker,3D-Max,XPS的分峰拟合,这些都需要自己处理。有一个学生下午5点接到数据,我要求XPS分峰拟合的结果第二天要出来,她在B站自学,弄到凌晨三点把图做出来了。虽然过程艰辛,但是收获较大,彻底改变了'等、靠、要'等等拖延的习惯

从2014年9月入职,有8年的时间了,这8年来,教学方面收获最大的就是我们的学生素质一年比一年提高,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上课从传统的教学,倾倒式输出转变为多元化思考和融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知识的认知深度超过我的预期,所以我入职8年,为了能跟学生更好的匹配融合,其实一直在奔跑,不敢停下来。”

是杨老师,也是“杨妈妈”

杨敏组里的同学因为教育实习从10月开始到12月结束,恰好在考研黄金阶段的缘故,白天整段的时间无法保证学习;而实习一天,在疲劳的状态下,晚上学习的效率也会打折扣。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将学习计划提前,每周给杨敏报进度

组里英语不太好的同学,每周要来杨敏面前背诵作文。其他同学则是进组就要每天英语打卡,四年都不会间断。就是以这样简单但踏实的学习方法,一点一点积累,一步一步进步。

虽然在学习方面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杨敏和同学们几乎没有师生间的距离感,也没有所谓的“代沟”,常常与同学们打成一片。

"碳布宝贝"、“稀土小王子”、“海的女儿”、“铂爷”……杨敏会按同学们的实验领域等为他们取有趣的绰号,化学组的群聊备注也是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来命名的。

“做一个实验的周期是非常长的,实验中也会遇到很多失败的情况,整个过程是比较艰辛的。”实验组有的同学大一进组,一转眼现在已经大三了。他们牺牲了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留校做实验。因为做实验都比较复杂,不可能按照书上一模一样的数据来弄,面对的都是一些未知的东西,只有靠数据说话。所以,解决办法就是不停地看文献,然后按照文献方案模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再把自己的创新点揉进去。

夏天时,蚊子咬人,天气也很炎热。有一次,一名同学第一次做一个比较新的实验,因为没有经验,怕把器材弄坏,就在实验室里守了四天三夜

课题组学生在做实验

杨敏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学生们越过越好。她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学生们,本科期间做的数据、发表的文章的第一作者尽量给了学生,助力学生们的考研复试。

在生活上,也给学生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遇到有的同学假期需要提前回学校做实验的情况,杨敏也会给学生提前安排好住宿的地方,以便学生们没有后顾之忧,能够更好地投入研究。

杨敏和学生们

因此,同学们都说,“遇见杨老师,就像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老师,真是三生有幸”

杨敏为鼓励获奖学生买的蛋糕

当考研压力大的时候,杨敏还会带着学生去聚餐,去游乐场,一起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当学生们遇到困难,心情低落时,杨敏也总是用那温柔的话语鼓励他们。关切的温柔细语如春风拂面,让人心生亲近;亦如同旱逢甘霖,使人热泪盈眶。

杨敏带着学生放松

教学之声

杨敏喜欢把课堂教学比作“学生和教师的美丽相遇”。为了“不负相遇,不负期待”,她始终步履不停——从不止步于单纯的“教书匠”,更要求自己成为教育教学路上的开拓与建设“工匠”。

“在培养学生上所付出的精力都是值得的”,这么多年以来,杨敏这么笃信着,也始终以行动坚持着。

杨敏指导学生科研

对于教师应该有的道德品质,杨敏认为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要有“师德”,尤其是作为师范院校,是培育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更要注重自身的师风,修养;其次,是要有严谨的治学精神,并且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没有端正的态度是很难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的。而且也无法引导学生做一个严谨治学的未来人民教师

热爱为衷,教学相长

科研方面,杨敏特别感谢学院给予的平台与政策支持。2019年,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去西南交大访学,至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西南交大的课题组为我们提供测试平台,带着我们的本科生做电池,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处理。”

“实验室的搭建也离不开学院领导班子的支持,从只有一张实验台,到现在有马弗炉,管式炉,微波反应器,烘箱,电化学工作站,新威测试系统,可能比好的大学有差距,但是对于年轻博士来说,短期内有这样一个平台,对我职业生涯的延续,意义重大。”

“喜欢科研,喜欢给学生买零食,平时爱看些书。”杨敏常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也常常与学生互动。八年耕耘春秋,她书写了教书育人的喜怒哀乐。八年讲台岁月,浸透了她不懈追求的教育理念。问及为何坚守,杨敏笃定地回答:“因为热爱。”

实验室制作的口红

半亩花田勤耕耘,三尺讲台有天地。杨敏始终相信:教育无需轰轰烈烈,而是默默付出。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教书育人也正是如此。

关于考研,考取了吉林大学的杨玲同学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杨玲同学接受采访

如何平衡和管理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杨玲:我所理解的平衡管理好大学生活,就是对大学每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规划,抓好学习这一重点,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精力尽可能参与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同时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

对大学生活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杨玲:我觉得这四年足够有意义。其中,走出舒适圈比较重要。可以积极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只要有念头就去做,不让自己后悔;也可以在公共课上踊跃一些,选择自己喜欢的。再就是课余生活,可以去旅游,看看风景,多走多看,扩大自己的眼界。

上岸后对考研的感悟?

杨玲:考研的路是漫长的,是充满未知的,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无论多努力,水平还是在原地打转。有时会感觉心神气燥,久久不能静下心学习,但是当克服这些考研路上的拦路虎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得有耐心了许多,细心了许多。经历过考研的洗礼,个人的心智会得到质的提高。考研的路上风景很多,我们都期待到达山的顶峰,看到最美好的景色,努力,耐心,步步为营,方可领略山顶的美景,终会收获好结果。

在备考的时候,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杨玲:在备考期间,天天两点一线的生活状态,常常抱着一摞书好几个教室跑,楼道、教室全是背书、埋头做题的影子,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虽然累,但每天都很充实。

你认为考研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杨玲:考研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的时候确保是高效学习,学累了就休息,不要再考虑学习的事情,无论学习还是休息都要纯粹一点。考研后期很容易焦虑,这时候如果有哪方面没跟上,一定要去努力跟上,不要只是焦虑的坐在教室玩手机,解决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还有就是团队氛围,考研成功上岸离不开良好的团队氛围,我们团队每个人都真诚待人,互相帮助,因为我们都知道,互相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才是上岸的最好方法,一同上岸才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学弟学妹们在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什么建议?

杨玲:大二大三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或是困惑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重要的是要及时找到今后的方向。我建议大二阶段的学弟学妹要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夯实根本,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大三阶段就要尽量做好决定,以免以后太过于匆忙和慌张。另外要提前想好自己是否有考研意向,并且尽早确定心仪院校,不过也不用太焦虑,先学好公共课,像高数、英语、政治这种课,不管选哪所学校,几乎都是必考的。

寄语学子

最后,杨敏寄语道,我记得一位特别重要的师长曾对我说过,“每当苦闷的时候,反复默念舒婷的《也许》、食指的《相信未来》,或许,这会给予我们坚守与坚忍的力量”。所以,也把这位德高望重学者的话送给大家:“相信未来,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采访后合影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收获。TA们驰骋在未知的战场,互相鼓舞着熬过无数个深夜,助力拼搏着完成无数个实验,都是TA们在这段青春年华里,最值得骄傲的记忆。风华正茂少年郎,意气风发创辉煌,让我们为成师这个“研”气十足的课题组,庆贺和点赞吧!

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联系方式)

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成都师范学院研究生官网联系方式) _函授本科可以考研究生吗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