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图片) _大学考研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图片) _大学考研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图片

1月8日以来,一场突发新冠疫情袭击天津。流调志愿者闻令而动,只为“跑在病毒前面”,为筑牢抗疫防线、守护健康安全奉献志愿力量。

“现需100名抗疫志愿者帮助社区排查居民核酸检测情况”——任务通知发布不到两分钟,冬奥志愿者的群组里就已有100多人自愿接龙。

1月15日-16日,面对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紧急指令,河北工业大学在宿舍集中隔离并正在进行线上培训的冬奥志愿者第一时间将培训推迟,通过线上电话的方式,先后对7000余名群众进行流调并汇总信息,仅8小时就打了上万个电话。

遇事不要慌,队友在身旁

流调工作任务重、过程繁、要求细,很多同学用自己的外地手机号问询居民具体信息时,都遭到了不理解与质疑。

“质疑的人多说明现在全民反诈意识都很强,你说话的时候不要太生硬,自信、耐心地解释,大家一定会理解并配合的。”已经研二的“大师兄”王柏强看到与居民通话时“愁容满面”的学弟学妹,安慰、教学双管齐下,帮助许多志愿者找到了工作方法。他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总能迅速完成流调任务,并主动帮一些进度慢的同学分担,是大家公认的“贴心哥哥”。

“有一个小姐姐嗓子生病了,我们帮她一下吧!”“咱们一人两户帮她分了,让她不要担心,好好休息!”团队中有志愿者打电话打到失声,大家都第一时间出来分担,按时按点完成了全部任务。

“当时我们整栋楼都在打电话,就像到了‘营业厅’。那种有人和我一起战斗的感觉真的太好了,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我的背后有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团队。”志愿者吴明垚回想起做志愿服务的场景,还是十分激动。

一句“辛苦了”是志愿者们的“充电仓”

“大家都特别配合,还说了好多感谢的话。我自认是一个泪点高的人,那天竟然没出息地哭了。”志愿者张强回忆起流调当天的事儿,还是觉得很暖心。

在电话线的另一端,志愿者们收获了很多关心与感动。有为工作人员加油鼓劲儿的87岁老奶奶;有明明有需求,却不忍心打热线电话怕给社区添麻烦的叔叔;还有很多居民在志愿者业务不熟练、听不懂方言时,耐心细致地不断重复回答,给大家最大限度地包容。

“建议就是赶紧让你们歇会儿,一天天太辛苦了。”志愿者康惟皓询问一个60后的大爷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时,大爷关切地说道。“大爷关切的话语带着浓浓的天津味儿,听起来特别亲切。听完他的话我就像重新‘充好了电’,有使不完的劲儿。”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

“这次能用实际行动为学校、为天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的觉得很荣幸。”发布任务时,郭睿第一个在志愿者群里接龙,她就像一颗“炙热的小太阳”,积极地在每一个需要她的地方发光,真挚又诚恳。“疫情突如其来,当我结识到身边志同道合、眼里有光的同伴;看到整个学校、整个天津每个人都为抗疫努力,才明白成为志愿者的真正意义。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希望我能为春暖花开的明天贡献微薄的力量。”

“每次我在群里发起招募通知,报名速度都非常快,大家的积极和奉献精神带给我很多感动。”沙莫飞是帮助老师安排相关任务的一名大四负责人,仅仅一天,他的通话记录就达上百条。“比起一线工作者,我们的辛苦不值一提。我们是志愿者,无论是抗疫还是在即将到来的冬奥会,都会拿出百分百的热情和专业度,全力以赴,使命必达!”

提醒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控形势,不少人会接到有关疫情的流调电话。在志愿者进行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请不要挂机,更不要拉黑。

接到流调电话时不要慌,被流调不等于被感染,遇到流调人员登门拜访或电话、微信询问时,请一定配合,仔细回顾近期行程,如实回答。流调人员只有获得真实、有效的人群信息,才能科学评估疫情动态,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

跨越“寒冬”,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让我们一起,携手抗疫!

(燕都融媒体记者 李会嫔 通讯员 屠琼芳)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宿舍图片) _大学考研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