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我是伊婷,今年33岁,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同时也是三胎宝妈。

第一份工作是在世界500强企业格力电器工作。

但因为我不喜欢这份工作,任性辞职了。

后来,我做过金融软件销售、课程顾问、翻译项目管理、码农……

为了体验生活,我还在饭店当过促销员。

就连考研,我也来回折腾好几年。

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生,我不想去,就在开学前放弃了。

后来,我两次考上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却没有认真准备复试,被刷下来。

第四次考研,我的分数线过了北大心理学研究生初试,却被调剂到华东师范大学读研。

之前,我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没有好好上班。

工作做几个月,又休息几个月,靠父亲和弟弟养活。

后来,我光速和丈夫闪婚,生了三个孩子,继续让丈夫养我。

一路走来,为了寻找人生目标,我付出过很多代价。

最近几年,我对人生有新的认识。


(我的个人形象照)


我是1989年出生的,正好赶上80后这趟末班车。

《水浒传》里有个梁山好汉聚义之地,叫做“水泊梁山”。

好巧不巧,我的家乡正是山东省济南市梁山县。

从小,我就和别人有点不一样的地方。

大学毕业,考研、工作……别人会有条清晰的线,奔着自己的目标去做就行。

我特别羡慕这种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目标努力奋斗。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自我同一性”。

而我,好像一直处于自我同一性延迟的状态。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目标是什么。

从小到大,我学习特别好。

但总有人比我还厉害,老师就喜欢拿我和别人比较。

他们会说:

“那个小女孩很聪明,考第一名,你看你,学习那么认真,你还是不如她考得好,你就是比较笨……”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被定义成很笨、不聪明的孩子。


(我参加活动时别人帮我拍的照)

我想证明我自己很聪明。

小学时,老师布置一遍作业,我会写十遍。

初中时,我不学习,考试还能考到全年级前三名。

我不愿意看书,不想让人知道,我是靠认真努力学来的成绩。

我希望别人会说:“你特别聪明,不学习还能考那么好。”

长大后,我做事情喜欢半途而废。

就是担心自己付出那么努力,却没有考好,会证实自己很笨。

从小,父母就不怎么关注我学习上的事情。

他们认为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总是让我自己做决定。

所以,我一直比较自由散漫。

初中,我差点退学。

我在学校跟别人打架,而且不学习,不写作业。

上课睡觉,还逃课,完全属于反面教材。

后来,我跟老师吵架,就退学回家了。

这种情况下,父亲也没有骂我打我,只让我呆在家里反省。

虽然我不是学霸,但考试成绩还是属于那种排在前边的学生。

也梦想着考国家“985重点大学”,同济大学之类的。


(我参加活动时别人帮我拍的照)

本来以我当时的成绩,实现这个愿望不难,考重点大学没问题。

但高三时,我因为早恋之类的问题,成绩被影响,高考没考好。

因为我看过很多小说,有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看完之后,我就觉得东北人很豪爽、讲义气,很喜欢东北男人。

所以,我填志愿的时候,我想去东北上大学。

在东北的大学里随便选了一所学校,至于专业是填的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

当时,我分数不高。

已经做好复读一年的心理准备,根本没有抱任何希望。

没想到,我同学突然告诉我,说我考上了。

2007年,我稀里糊涂地考上普通二本院校:

哈尔滨商业大学,进了土木学院。

专业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主要做暖通方向。

2011年,我大学毕业。

通过校园招聘的渠道,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格力电器工作。

大学时,我学的是空调设计、研发方面的内容。

但我自己不喜欢搞暖通,所以主要负责商务、物流方面的工作。

其实,这份工作待遇很好。


(我参加活动时别人帮我拍的照)

每月工资四五千,包吃包住。

员工宿舍环境不错,三室两厅,是公司自己盖的小区房。

上下班还有专车接送,什么都不用愁。

但我感觉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很无聊,我不喜欢。

那时,工作的地方在广东省珠海市。

而我特别喜欢吃肠粉,这是我工作的动力。

坚持半年后,我想考研到北京去生活,就辞职不干了。

之后的几年时间,我不停地折腾。

每年工作几个月,然后回家呆着,准备考研。

考研的目标学校换了好几所,专业也换来换去。

然后每次考的时候,我就花两三个月时间复习,没有哪一次特别努力。

但我每次都能考上,分数刚刚过线。

可以说,我一直欠缺那种为了某件事情,全心全意付出到极致的状态。

这就是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考研,我也不知道该考什么学校。

第一年,我考的是“211重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我没考上,但可以调剂。

我梦想去西藏生活,就特别想调剂到西藏读研究生。

可调试成功后,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

那时,我父母也不管我,我想去哪就可以去哪。

但如果我一个人从北京到西藏读研的话,我觉得很远、很麻烦。

就这样,我又改变主意,不想去西藏,复试的时候就没去面试。

第一年考研,成功上岸,但以我的放弃为结局。

这次考研经历,让我感觉考试对我来说也就这样。

我只需要准备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应付过去。


(我和孩子)

我觉得考研没有挑战性,就去找工作。

但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每年都是工作段时间,就辞职回家,准备考研,循环往复。

期间,我就一直过着伸手要钱的生活,靠父亲和弟弟养着我。

第一年考研结束,我在工作过程中四处碰壁。

当时,我只是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生,不太好找对口工作。

要么做销售员,要么在培训机构上班。

前前后后大概5年时间,我换过很多份工作。

我做过金融软件销售、做过课程顾问,还做过翻译项目管理。

假期,为了体验生活,我还在饭店搞饮料促销。

和别人比起来,我去工作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觉得自己放不下身段,想通过这种方式锻炼自己。


(我的孩子)

所以,我的做事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

店里有服务员想喝饮料,我让他们喝。

就导致很多服务员下班后来拿饮料,还说是我同意他们拿的。

经理知道后,认为我把其他服务员带坏了,让他们变得不好管理。

我上班还没一个月,就让我走人了。

有半年时间,我还学习Java编程,当过码农。

另外,我还有很多从业方向。

国家心理咨询师,社群运营师,营养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绘本阅读指导师,新媒体读书写作导师,个人品牌咨询顾问等等。

每年我都是工作一段时间,到考研的时候再报名,辞职回家复习。

其实,我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认可自己。

所以就尝试做各种事情,想证明自己很厉害。

考研也是,别人说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好,我就考什么学校。

第二次考研,我想考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

那时,我觉得心理学对我来说更好考。

而且,我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

总否认自己,也想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

决定开始考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后,我十月份报名。

到十二月份考试,大概就准备了两个多月时间。


( 我丈夫和孩子)

我没有把所有书看完,只针对真题考点记、背,考试需要考什么点。

我就把这些点全给记下来,把主要的书给看完。

初试成绩出来,我的分数很低。

我不相信自己分数这么低,就找相关的老师复核成绩。

没想到,我的成绩确实少算了100多分。

就这样,我的总分超过北大心理专业研究生的分数线,顺利进入复试。

可通知我复试的时候,离考试时间只剩下一星期,我完全来不及做准备。

面试的时候,有几个专业问题没有回答好。

正常情况下,面试成绩是60分及格,我差12分。

就因为这12分,我与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失之交臂。

第二年考研失败,第三年考研,我还是想进北京大学。

分数出来后,我成功进入复试。

但我准备不足,实力不够,复试的时候又被刷下去。

这次,我被调剂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软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但我不喜欢理工科,开学时就没去报名。

在这之后不久,我迅速闪婚,没有继续考研。

2015年,我和我丈夫在爬山过程中相识。

不到一个月,我们只见过两次面,就确认了恋爱关系。

恋爱大概四五个月时间,我就和丈夫闪婚,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们一家三口)

2016年,我们生下老大。

在结婚选老公这方面,我有自己的标准。

首先,我最看重的就是人品。

和丈夫认识后,我会观察他做事的方法。

通过各种旁敲侧击的方式,问他身边人对他的看法。

在我看来,如果所有人都说这个人好,说明他的人品没问题。

事实证明,我没选错,我做任何决定,我丈夫都很尊重我、支持我。


结婚后,我有几年时间没有考验。

直到2019年2月,我生完二胎,第四次考研。

那时,我陷入执念中。

我觉得自己必须要考上北大。

如果考不上,就证明我不厉害、不聪明、没能力……

这次报名之后,10月份、11月份的时候,我看看英语和政治,就去考试。

这次,我还是超过初试分数线,复试没进,离北大只有一步之遥。

本来,我打算放弃,重新再考。

但我丈夫劝我接受调剂,先进入心理学行业再说。

就这样,阴差阳错之下,我调剂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读研究生。


(我丈夫和孩子)

其实,华东师范大学也不错,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大学、“985高校”。

在师范类院校里可以排进前三名,但我总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

不过,事已成定局,再后悔也没法改变既定事实。

每次考研,我都能超过初试分数线,顺利进入复试。

所以我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备考方案。

复习期间,无论是英语还是专业课,我都会把历年所有真题都看完。

然后整理出所有考过的知识点,再背诵。

在背诵方面,无论是背书还是背真题,我都会以提问的方式来进行。

比如我看完一本书,我会以提问的形式,把有问题的地方记录下来。

然后写答案,再把每个问题的答案背下来。

一本书我会看三遍。

第一遍,我会大概熟悉下这本书都有什么,大概讲什么样的内容。

第二遍,我会做详细的笔记。

比如说,第一章讲的都是哪些问题。

第三遍,我会用这些问题,以问答的方式背诵这本书。

我希望每个有梦想的考研生,最后都能顺利上岸。

在读研期间,2021年,我怀孕生下第三个孩子。

我和丈夫都很喜欢生孩子,没有规划一定要生几个孩子。

虽然老三的到来纯属意外,但我们还是很开心地把他生下来。


(我的三个孩子)

平时,我要兼职工作、上学,还要带三个娃,确实有特别崩溃的时候。

比如我和丈夫发生小矛盾的时候,孩子还要黏着我。

同时,我还要兼顾工作,就觉得特别烦躁。

其他时候,我带孩子还算比较轻松,我公婆和丈夫都会帮忙管孩子。

很多人吐槽丈夫是猪队友带娃。

但在我眼里,我们要相信男人能把娃带好,他们才会最大限度地帮我们减轻负担。

男人没有体验过十月怀胎的过程。

让他换尿不湿、抱孩子。

如果我们担心他做不好,不让他做,那最后往往导致他们完全不管孩子。

我到学校读研究生的时候,会把孩子交给我丈夫。

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陪陪孩子。

我丈夫在家带两个孩子、或三个孩子都没有问题。

至于孩子怎么带,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有时,孩子经常会玩得很脏,把家里搞得很乱。

我也能理解,至少他们相处得很开心。


(我的三个孩子)

而且,我会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

孩子经常捣乱,一到超市就各种闹,要买这样要买那样。

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很生气。

后来,我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想到自己小时候,也做过这种事情,就不会再对孩子发脾气。

空闲时间,我经常给孩子读绘本,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我觉得这点培养好的话,也会轻松很多。

平常,比如刷牙、洗脸、理发这些育儿问题,我都会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孩子。

我的老大、老二都是在两岁左右,我就把他们都送进了幼儿园。

每天,早上七点左右,我会先起床看会书。

八点左右把孩子叫醒,洗漱好送进幼儿园。

孩子上学期间,我会从早上八点多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直到他们下午四点多放学回家,我才休息。

有时,我有特别的事情要做,就会向家人寻求帮助,让我丈夫和家人帮忙看孩子。

这样,我自己的时间就会多出来。

而且我白天把事情做好,晚上就可以专心陪孩子,做到高质量陪伴。


(我和孩子互动)

我觉得我最幸运的地方,就是结婚后,有三个孩子,还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读研究生,甚至以后还可以读博士。

闲暇时,我也可以一个人出去旅游。

无论我想工作,还是学习,我丈夫和我家人都非常支持我。

从这一点来说,我好像结婚和没结婚差不多。

只有外界的声音会给我束缚。

一些不相干的人总会认为:

我作为一个三胎宝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我真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找到接下来几年的奋斗目标,是在去年。

去年,我开始做公益心理咨询。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想做心理咨询。

有些人问题不大,但他们总会选择去看精神科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或者花很多钱找心理咨询师。

如果能有个人免费帮助他们,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其实很多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没必要依赖药物,或是花很多钱。

所以,我单纯想做分享,让更多人懂得倾诉自己。


(我和孩子互动)

个人也可以作为自己的咨询师,或者可以几个人做互相咨询。

我们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去找人来给我们贴标签,定义我们的人生。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倾听,而不是给别人建议。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康复机制。

不管是哭,还是通过其他途径宣泄情绪,每个人都能自己评价自己。

所以,公益心理咨询,是值得我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以前,我很后悔自己在虚假努力。

表面上,我很勤奋,但没有真正做过热爱的事。

现开始做公益心理咨询,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只有在2014年,我第一次考北大的时候,我才感觉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中。

从早上六七点,到晚上十点左右,一直坚持看书。

好像感觉特别充实,没有感觉到孤单、寂寞。

现在,我再次找到这种感觉。

做公益心理咨询这个项目以来,我的人生才有明确的方向。

在我看来,人生就是要有自己想达到的目标,然后坚持去做,去努力。

走过半生,我对人生最大的感受。

就是从头到尾,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的话,会很幸福、很充实。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分数线)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