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考研自主划线是什么意思(考研自主划线是什么意思)

考研自主划线是什么意思,考研自主划线是什么意思考研科普:自主出题和自主划线的区别。

自主划线,是34所学校,报考录取的时候自己划一个线,这个线通常比国家线低,但是意味着更难,因为阅卷的时候很严格,录取的时候故意把线划的很低,让很多人来复试,比如:北大教育学,想招20个人,它会让前100名来复试,按照1:5的比例复试,刷掉80个人,留20个最优秀的人,所以第100名的成绩就是复试线,因此复试线很低。一般的学校,录取20个人,让24个人来复试,1:1.2的比例,第24名的成绩就是复试线,因此复试线较高。除了34所学校,全国其他学校均不是自主划线,都是在国家线的基础上根据排名来录取。

自主出题:只要你考的这个科目,不是教育部出题都是叫自主出题。考研,政治英语是教育部出题,绝大部分科目,比如专业课,一般都是你报考学校的老师出题,老师和研究生一起阅卷,这样的模式叫做自主出题。如今考研,尤其是教育类的,80%以上的学校和专业都是自主出题,其他专业,比如文学,经济学,工学,理学等,几乎100%的学校专业课都是自主出题。

2020考研复试:没有指定参考书,怎么办?

考研是一门应试考查,如果找到专业课出题的源头参考书,自然事半功倍,胜券在握了。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尤其如此。

但是,不指定参考书,不意味着没有参考书。而找到这些“秘而不宣”的参考书,其实很简单。下面告诉大家可参考的几个规则:

1、相信经典的力量

为什么要“拥抱”经典教材?

因为经典教材是对本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提出本学科的“真问题”,引导你去追问,去思考。经典教材可以“读厚”,因为有容乃大;也可以“读薄”,因为含英咀华、去粗取精。

就经典教材的选择而言,任何学科或专业中经过时间淘洗、实践筛选后剩下的所谓经典教材为数并不多(注意,是教材,不是原典),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2、选教材别抱门户之见

在选择经典教材时,千万不要以派别定亲疏。

仅就人文社科领域而言,中国各个大学之间并未形成观点、立场明确的“学派”,根本无需考虑流派的区别,尽情去看就好!

3、导师“导”你的考研

就目标院校的导师研究方向而言,各个导师往往有自己的关注方向和研究领域,这些关注点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出题点。

老师每年都会有各种演讲、研讨会,这些发言和会议的主题就成为每年考生寻寻觅觅的蛛丝马迹,有可能透露出当年考题的热点,这一点似乎屡试不爽。另外,目标院校导师近几年出版的书籍、发表的论文等,都需要适当关注。

4、真题会说话

不指定参考书,那真题便是终极的参照!如果说,经典教材和导师写的书,是一纵一横的经纬网,那真题便是数据分析里的热力图,它会告诉你到底哪些内容是你需要牢牢记住的,哪些领域是从未被关注过的不毛之地。

但不建议主张大水漫灌式地看书,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查的范围和深度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们对书目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历年真题的而深入的分析基础上,有的放矢,把时间花在真正能帮你产生分数的地方。

5、善用方法找前辈

其实,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考上的师兄师姐取经。每年学校都会公布录取名单,拿着这些名单,想办法联系到他们,要资料,求经验,说几句好话,什么资料信息都要出来了!

但给大家一个建议,在问“前辈”之前先要有自己的思考,最忌讳这类让人啼笑皆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的问题:师兄(师姐),我该怎么复习?

6、热点别陷得太深

相对经典教材而言,专业期刊时效性较高。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即使对初试没有直接的帮助,在复试中也有可能考查到。到底要看哪几本?

对于本专业学生,这可能是不言自明的,但对跨专业考生则是旱鸭子下水,无所适从。建议考生一定要多看看前辈的经验贴子,多跟本专业考研的同学交流,多找几个研友问一下。

对学科热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期刊、杂志、论文是个无底洞,目的仅在于开阔学科视野,千万不要陷得太深。

7、别被网上书单唬住

正是有许多学校专业不指定参考书,网上便流传着形形色色的书单,问书目、晒书单也成为这些院系的考生一年年薪火相传的一个传统。

这些书单既为后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同时也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当这个书单过于庞大时,会给后来者以高山仰止、唯有叹息的沮丧感和挫败感。

8、出题必然开放

题目开放的好处是不拘束、可拓展、有充分的缓冲或转换空间。

思考远远比阅读更重要。参考书,不是灵丹妙药;知识点,只是组织答案的材料;通过阅读和思考,形成学科思维、开拓学科视野,并借以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和社会,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功夫在书外”,建议清晰学校的考查范围和深度,然后努力让自己掌握的知识面超

考研自主划线是什么意思(考研自主划线是什么意思)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