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伟 通讯员 姚辉 周磊

5月18日中午,衢州中专校园内,两名青春靓丽的女孩将一束鲜花送给曾经的音乐老师李玲:“我们同时考上了吉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的全日制研究生,感谢老师当初的培养。”

这两位女孩是同为22岁的徐林慧和马翠敏,她们也是彼此眼中“最好的闺蜜和永远的朋友。”

从初三起,两个女孩就开始同班同寝室,之后一起考上了衢州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也是同班同寝室,中专毕业后又同时进了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依旧是同班同寝室。5月10日,两人又同时被吉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录取。

“到时候,我们又会成为同班同学,而且大概率又会是同寝室,这缘分真是妙不可言。”徐林慧说。

从初中到大学,一直同班同寝室

徐林慧和马翠敏都来自衢州江山市农村,徐林慧秀气端庄内敛,小她四个月的马翠敏活泼开朗大方。

初三时,二人开始同班同寝,因为忙于学习,用她们的话来讲,“初三时的友谊,还只是萌芽”。

2014年,因为中考成绩没有达到普高录取分数线,二人不约而同报考了衢州中专学前教育专业。

再次同班同寝室的两人友谊迅速升温,徐林慧对马翠敏说:“我很执拗,在相处中你总是对我诸多包容。还记得在声乐课上,我老是唱不对音,你就一个一个地帮我听音,帮我录钢琴声,想很多方法来帮我找音准。你喜欢英语和声乐,我喜欢数学和讲故事,仿佛冥冥之中我们总能形成互补。”

现在,二人再次回到母校一起住了三年的寝室。马翠敏说:“那时候我们相处得太好了,记得那个夏天,天气非常热,我们索性铺了张竹席睡在寝室地上,当时觉得苦,现在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中专三年,徐林慧和马翠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毕业后,二人去了浙江师范大学念了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同班同寝,两人的友谊还在持续升温。

一句“我们一定行”,二人相约考研

毕业后,两人在不同的两座城市的幼儿园当起了幼师。

2021年3月的一天,马翠敏微信徐林慧:“我们考研吧,考同一所学校。”

徐林慧回信息:“我英语不好,怕考不上。”

马翠敏回了五个字:“我们一定行!”

徐林慧瞬间破防。她决定努力学习,和闺蜜一起考上研究生再次成为同学。

“在考研的冲刺阶段,我们分工合作,你说考试的重点,我做简明的标注。背书背到凌晨,让我第二天哈欠连连,但你精力满满,所以我说你就像个小太阳,我永远可以跟随你的脚步,不必担心身边事。”徐林慧感恩身边有马翠敏这样的闺蜜。

“上岸后回顾和你携手拼搏的一年,现在还十分感慨,我们相互鼓励,从五十分钟刷完一份试卷选择题到后期二十几分钟刷完,辛苦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在冲刺阶段因为时间不足,我们一起合作划重点,然后到对方相互背诵,虽然是生活最不规律的时候,现在想来却是最深的回忆。”马翠敏对徐林慧说。

同时考上研究生,今年9月将再成同班同学

今年4月,两人顺利考上吉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的研究生,5月10日,她们又同时收到了吉林师范大学的调档函。今年9月份,她们又将成为研究生同班同学。

“从2013年到2022年,我们已经认识十年,这个过程中一起开心过、迷茫过、挫折过,但是一路相伴真的收获颇多,我们在春天播下的种子也在秋天有所收获。希望未来皆可期,长路漫漫亦灿灿。”马翠敏对徐林慧说。

“很幸运能和你相伴十年,希望我们都能走出荆棘,走向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路。也希望你能永远身怀希望,坚守本心,未来之路灿烂亦辉煌。”徐林慧这样回应马翠敏的祝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