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福建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福建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福建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福建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考研怎么报培训班?要明确自己的薄弱学科  554 考研怎么报培训班?选好培训班让你考试更轻松

“介绍一下,这位是耳鼻咽喉科的医生,以后鱼刺卡喉就找他!”

“耳鼻咽喉科不就是看耳朵、鼻子的一些小毛病吗?居然也有做手术?”

鼻炎、鼻出血、耳鸣、耳屎堵塞……在很多人眼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医院里一个没有太大风险的小科室,专管“小鼻子小眼”的毛病。事实上,这个科室急危重症患者多,手术多、风险大,是头颈部器官的“维修养护站”。今天,带你走进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数”说市民眼中这个“小”科室的大作为。

日锻月炼 筑牢患者生命防线

一组数据直观显示了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工作量:2019年门诊量突破6万人次,急诊4500多人次,手术3000多台次,其中大手术比例为三分之一……

“相比心脏、大脑等器官,耳鼻喉的重要性常被人所忽视。其实,耳鼻喉急危病多而复杂,很多疾病和急症往往影响患者的呼吸通道,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险。”说到科室的疾病特点,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主任魏日富深有感触。

护士黄宇娴为患者做气管护理

11月9日凌晨5点,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病房传来急促的呼喊:“医生,快救命!”护士闻声赶到,只见一名患者口唇紫绀、气促烦躁、呼吸困难,护士立即将其送入抢救室。据家属介绍,患者三个月前出现声音嘶哑症状,一个月前开始出现轻度的呼吸困难,但休息之后有所好转,所以一直没有重视。8日晚上,患者出现咳嗽、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突然明显加重,家属紧急将其送到市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其为喉肿瘤阻塞上气道导致四度喉梗阻。“必须立刻行气管切开术,否则患者将短时间内窒息,危及生命。”随后赶至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主任魏日富当即为患者进行手术。10分钟后,患者气管畅通,呼吸困难症状消失,脱离生命危险。

医生正在为病人做鼻内镜检查

异物卡喉、喉梗阻、成人鼾症、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鼻出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诊多且复杂,有时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与时间赛跑,不仅需要医生精准的诊断,更需要精湛的医术。

“头颈部神经、血管多,承载着听觉、嗅觉、味觉、语言、吞咽、呼吸等众多功能。而且耳鼻咽喉科病变部位位置深、视野小,手术精细、风险性大。”市医院副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朱忠寿介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交叉学科多,与眼部、颅脑、口腔、胸腔交界相邻,除了精通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清楚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了解日新月异的内镜技术,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好的专科医生。

护士吴梦霞为病人抽血

从最初的13张床位,到现在的80张;从最初的简单门诊,到现在的鼻内镜手术、咽喉癌切除术、慢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直致力于用精湛技术和先进设备与时代接轨,日锻月炼,为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2009年,科室在全省率先开展低温等离子下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喉部肿瘤、腺样体肥大、成人及儿童鼾症、鼻腔鼻窦肿瘤等疾病,该技术目前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完成病例数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开展的眩晕规范化诊治更是为广大眩晕患者解除了头晕的巨大困扰。

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

2017年,科室引进耳内镜技术,采用更加微创甚至无切口方式完成耳部常规手术,术后效果好,患者恢复快;

今年新开展的电子喉镜窄带成像技术,成功预警早期咽喉部恶性肿瘤多例,提高了早诊率;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术,更是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对医疗技术的不懈追求,让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逐步发展为宁德市规模最大、业务开展最全面、医疗设备最先进的科室之一,并于2019年获评宁德市“市级重点建设专科”。

深耕细作 筑就人才成长高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目前共有临床医生16名,其中9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是市医院研究生比例最高的科室。

李慧凤、张茂华为病人手术

副主任医师李慧凤是市医院第一个取得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医生。说起当时报考情形,李慧凤记忆犹新。2009年,李慧凤想到上级医院继续深造,但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原因一直犹豫不决。朱忠寿得知后,第一时间找她谈话,鼓励她:“你的英语基础好,又爱读书,有想法就要去实践,科室会为你解决后顾之忧。”就这样,李慧凤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刻苦钻研,用四年时间完成了所有课程和考试,在2013年取得福建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

李慧凤为病人看诊

“人才是科室发展的重要根基,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作为学科带头人,朱忠寿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近年来,科室每年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新的诊疗技术;积极招收引进专科研究生及博士;鼓励在职人员提升学历,为在读人员提供后勤保障。

多年来,外界对这里似乎“少闻其声”,但一批批耳鼻喉医护人员却在默默修炼“内功”。目前科室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一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7名,主管护师5名,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一支面向前沿,潜心从医,追求卓越、弘扬仁善的高水平医疗队伍初具雏形。

笃行求索 筑强专科发展堡垒

人才集聚带来的是科研和教学领域的百花齐放:近3年来,全科在全国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4篇,其中核心15篇,SCI文章2篇;现主持承担在研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项、第2参与人在研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省级其他在研立项2项,市级在研指令性项目4项,科研立项数居医院领先地位。获得国家级专利两项,为医疗科技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洪艺云为病人看诊

2019年,市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生洪艺云发明的一种鼻内窥镜冲洗器成功申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并应用于临床.

“我们在为患者做鼻内窥镜手术时,常常受到术腔血液及体液的污染导致电视图像模糊,无法看清术区解剖结构。手术过程中为了保持电视图像的清晰,医生常需要频繁地将鼻内窥镜从鼻腔中取出擦拭镜头后再放入鼻腔,这样不仅延长手术时间,患者出血几率也大大增加。”说起专利设计的初衷,洪艺云表示,鼻内窥镜冲洗器能做到在鼻腔内随时冲洗镜头,解决了术野不清,需频繁取出擦拭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的风险。

他们不仅是医疗和科研的尖兵,也是传道授业的师者。科室承担了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医高专、莆田医高专等省内外多所医学院校教学任务,是国家卫健委内镜与微创医学耳鼻咽喉科培训基地,国家级耳鼻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科室早会交接班

“目前,耳科、鼻科、咽喉科、头颈外科四个亚专业分组初具雏形。我们也在积极向市里申报‘名医工作室’,并与我国著名耳鼻喉专家、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王海波教授团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这对科室整体实力的提升将起到极大作用。医院二期搬迁后,科室将开设眩晕、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嗓音专科门诊,学科分类更加精细,促进人才向专科专家化迈进。”朱忠寿表示。


来源:宁德市医院

ND1901

福建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福建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
赞 ()
分享到:更多 ()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