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

2021年是中国航天丰收年

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


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和科研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中国航天近年来的发展成绩斐然,给中国人带来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将荣誉献给背后的航天人,实至名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虽然一直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但就在最近,南信大却通过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助力航天事业的发展。一时间,小编对南信大这所学校愈发的好奇,那么本篇文章,小编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近日,国内首台世界最高探测指标(30公里)的风切变激光雷达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成功部署测试应用。这是由中科翼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风切变激光雷达,在我国西南区域气象条件最为复杂的国际机场部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学院夏海云教授,作为中科翼安科研团队首席技术官参与了该激光雷达的研制。“国内首台”这四个字,已经昭示了这项成果的意义,也侧面体现了南信大强劲的科研实力。

而且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南信大自主研发的这一激光雷达,能够解决我国航天事业的一大阻碍,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十足的动力。目前,全球的航空领域都面临着两大安全隐患:发生在飞机着陆进场起飞爬升阶段的风切变,以及着陆进场或起飞爬升阶段要避免撞到鸟、无人机、风筝、孔明灯等物体。


而风切变激光雷达采用激光回波等技术,对起降区间进行全时全域扫描,可精准探测并预警风切变等干扰飞行安全的大气突发状况,为飞机安全起降保驾护航。

准确来说,夏海云教授的带领下,中科翼安科研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激光雷达技术工艺,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大气多参数探测激光雷达,并在小型化、稳定性、多功能上实现重大突破。

这项技术不仅攻克了国际难题,让激光雷达的技术工艺跑出了加速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再加上,雷达性能和质量已达全球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同行和应用专家关注和好评


历史告诉国人,落后就要挨打。时代更迭,但历史的教训不能遗忘,尤其在科技创新与一国命运紧密关联的今天,更需要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这样,肩负高校科研、教学重任,以科研成果助力国家发展的学府。

面对这样一所拥有卓越科研能力的实力高校,各位考生千万不要错过!

关注“报考锦囊”,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资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