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上岸后才懂得,考研生和保研生之间的差别,难怪导师会“偏爱” _川大考研辅导班

上岸后才懂得,考研生和保研生之间的差别,难怪导师会“偏爱” _川大考研辅导班

  当下考研不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多数大学生都有考研的想法,因为如今本科生越来越多,在就业市场没有以往的优势,他们希望借助研究生身份增加就业优势。

  可是每年上岸研究生数量并不多,按照2022年的数据来看,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了457万人,最终被录取的只有110万人,也就是说超过300万人最后都沦为了“陪跑人”。

  同比通过重重考核才考研成功的学生,“保研生”似乎更幸运,他们无需参加统一考试,就能进入目标学校攻读研究生学历,实在是让人羡慕。

  一些已经获得了保研名额的考生认为,保研生和考研生并不同,从导师的偏爱中就能看出差别。

  考研后才懂得,考研生和保研生之间的差别,难怪导师会“偏爱”

  许多人认为考研生和保研生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又说不出到底差别在哪?直到上岸后,才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止一星半点。

  考研生和保研生在读本科时表现不同。众所周知想要一次性考上成功,学生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备考阶段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学习,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

  其实保研生付出的辛苦比考研生更多,他们不光是要努力学习一年,而是在大一阶段就要设定保研目标,并付出实际行动。

  大学四年中的每一年都需要表现优秀,绝不能出现挂科现象,不光专业课成绩达标,英语水平也要居于上等生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辅导员和校领导的青睐,争取顺利保研上岸。

  考研生和保研生的考察标准不同,后者更为严格。参加统考的考研生需要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面试也就是所谓的复试,难度很大,每年都有一些学生笔试成绩很优秀,最后却卡在了复试上,令人惋惜。

  保研生的考察标准更加严格。大学四年在保证个人成绩优异的情况,考试还会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加活动时的表现,若是能在校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佼佼者,就有可能成为保送上,针对这一点保研生要比考研生的含金量更大一些。

  考研生和保研生的含金量有所差距。正常考研生大学期间只需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步前进,不能挂科,但是也无需有太大的学习压力,等到考研报名后开始努力学习就有机会考上研究生。

  保研生的准备时间远远不止1年,他们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提升专业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很多其他因素,尽量做到“完美”。可以说保研生的含金量要比考研生更高一些,这也是许多导师偏爱保研生的主要原因。

  为何研究生上岸难度大,但是却没有打消考生的报考积极性,主要是这两点

  据了解2023年报考研究生数量将会再次上升,突破500万大关,达到520万,这一数据无疑在说明考生的上岸难度再次提高,学生若是没有足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能力,基本是无法上岸的。

  考研竞争激烈程度和上岸难度不言而喻,但是每年报考人数却没有因此减少,甚至被称为是第二次高考,主要原因是这两点。

  首先,学生要借助考研提升自身含金量,再次提升自己。就业市场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如果学生资历平平那么很难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即使通过了笔试面试,进入岗位后,也很有可能被“刷”。于是学生为了自己有更多的优势在心仪岗位中驰骋,就会选择考研。

  其二,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所谓的稳定工作多半指的是体制内,公务员和事业编单位都面向本科生招生,但是本科生过多,没有足够的优势,很多二本生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尴尬局面。

  研究生算是我国最高学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很吃香,考公、考编时研究生身份也会成为自己一个加分项。还有一些岗位就是给研究生“定制”的。

  笔者建议,若是学生有能力,家庭经济基础还可以,学生还是很有必要考研的。但是也要劝告各位大学生一定不能随波逐流,盲目加入考研大军。

  不光浪费时间,浪费父母的血汗钱,还有可能丢掉宝贵的应届生身份,不如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保研生还是考研生,能凭借自己的本事上岸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本科阶段认真学习,紧跟导师的学习进度,未来定会一片光明。

  今日话题:你觉得考研生和保研生之间的最大差别是什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上岸后才懂得,考研生和保研生之间的差别,难怪导师会“偏爱” _川大考研辅导班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