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中国社科大硕士毕业生送外卖,获得官媒肯定,慢就业或将得以推广 _考研英语作文

中国社科大硕士毕业生送外卖,获得官媒肯定,慢就业或将得以推广 _考研英语作文

  

近年来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预计2023年考研党人数将达到520万人以上,一多半应届生都放弃直接就业,把希望寄托在研究生考试上,一战未成还会选择一战到底。

教育内卷现象让很多本科生毕业即失业,好的工作机会都被硕博研究生抢走了。尤其是双非院校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只能自降身价到基层工作,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都不理想,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很多大学生直言,我也不想考研,但是不考研真的找不到好工作。难道考上研究生就一定会有好工作吗?重庆的何同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准备报考2023年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浇来一盆冷水,读研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

中国社科大硕士毕业生送外卖,获得官媒肯定

何同学的教育经历听起来非常励志,高考时成绩不理想,只考上一所专科院校,而后通过专升本,又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专业也比较冷门是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他的硕士同学,据说后来大部分都去考博士了,没考博的他就业情况非常不理想。

据悉,何同学毕业后也参加过面试,他知道自己的第一学历非常吃亏,出生于三无家庭的他很难去上大家口中的“好单位”。临近毕业的时候,导师经常请他们出去吃饭,他当时觉得没意思就没去,过后才知道那都是在为大家联络工作的必要社交。

没有社会经验的他,毕业后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可惜当时自己太任性。离校后,硕导也联系过他,询问他的毕业去向,由于他觉得自己没出人头地,没脸面对认真负责的老师,所以就没回复。很多高学历毕业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光鲜亮丽,只是心照不宣不说而已。

他在几次面试后,知道想找对口工作不容易,考编没有捷径,他也尝试过去培训机构当老师,可惜双减政策来了。后来也去当过工人,他不想因为专业冷门就此选择躺平,送外卖至少能自力更生。若是有老师傅能带他进厂拧螺丝,或许他也能欣然前往。

送外卖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每个月还是能轻松赚到3000多的收入,不忙的时候他还是可以继续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即便在很多网友眼中,硕士生送外卖浪费教育资源,不过官媒对何同学的选择予以肯定。

快就业找到的工作,可能不是学生最满意的,也不是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更不是最有发展的,只是最能解决燃眉之急的。相比之下,慢就业就可以更加理智。不能用刻板印象去看待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是对学习经历的误读。

大学生就业欠缺理智,慢就业或将得到推广

目前很多大学生还没毕业就开始焦虑,生怕没有借助应届生身份考上研究生,或者没有找到好工作。于是乎这些学生不惜骑驴找马,先有一份工作再说,即使过后发现工作不适合自己,也因为舍不得铁饭碗而忍耐一生。

还有的学生头脑一热便扎进考研大军之中,年年成为炮灰依旧乐此不疲。至少以考研为由在家啃老,家长不光不会数落,反而觉得孩子志向高远。时间久了,学生脱离社会,想找工作就更难了。

相比之下,何同学的慢就业方式更值得被推广。先有一份自给自足的收入,然后再慢慢寻找人生的方向,没有躺平没有止步,远比那些新型啃老族更理智也更自信。

何同学总结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主要是自己之前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家长说要专升本就去考专升本了,周围同学都在考研,他也去考研了,却没有考虑毕业后会如何。这种骑驴看唱本的学习方式,导致他毕业后依旧对前路感觉茫然。

若上学期间,家长没有一味地督促学生加快脚步,反而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赛道,然后朝着固定的方向前进,即使走得慢一些,只要坚持早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味低头赶路,从不抬头看路的学习方式,才会造成何同学一般的局面,读了20年书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今很多本科生、研究生都会送外卖勤工俭学,短期内看没问题,切勿把它当做正式工作去对待。

如今大概有7万高学历毕业生从事外卖工作,这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却并不适合当做毕生的工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希望送外卖的高学历毕业生,都能尽早找到更好的出路。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硕士生送外卖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知识创作官#

中国社科大硕士毕业生送外卖,获得官媒肯定,慢就业或将得以推广 _考研英语作文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