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梳理(45)

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梳理(45)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历史学专业课的复习需要考生把握历史脉络,统筹历史发展,将平行和交叉的历史时间和知识点捋清,把握好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够在脑中形成稳固的知识图谱,加深理解和记忆。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梳理中国古代史知识脉络,帮助考生筑建知识框架,为后续复习打好前奏。

  下面请看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45)

  七、南宋与金的和战

  (一)南宋的建立

  1127年四月金兵掳走徽钦二帝及百官时,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因已被派到河北招兵买马去了而幸免于难。金兵北还时,册立了北宋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让他替金人统治黄河以南地区。但张胆小怕事,既无替代赵氏为帝的野心,也无此能力和社会基础,在全国一致反对下,被迫退位。1127年五月,在北宋老臣宗泽支持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商丘)即位,改元建炎,他即宋高宗,史称南宋。

  无论是帝王世系,还是其政治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南宋都是北宋的延续。南宋共传了七世九帝,其政治上和军事上,思想上也有一些与北宋不同之处。其不同之处主要有:

  第一,权相擅权专国局面不断出现。高宗时秦桧独相达19年,擅权专政,是令人窒息的黑暗年代;宁宗时韩侂胄专权,发起庆元党禁;宁宗后期理宗前期史弥远专权达25年;理宗在位的最后五年及度宗时期贾似道擅权等,导致朝政更加腐败,政治上比不上北宋。

  第二,边患更加严重,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前中期与金和战多次,后与蒙(元)对抗半个世纪,军事上更加被动。

  第三,官员贪污盛行、军费开支庞大,财政制度混乱。赋税苛重,农民起义频繁。一方面,士大夫参与政治的意识强烈,另一方面,理学思想日益发展,最终成为主流思想,于是清淡、保守之风盛行,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始终没有停息。尽管如此,南宋这个看起来贫弱不振的王朝,统治着半壁江山,经济依然发展,文化空前繁荣,国祚也长达一个半世纪。最后灭亡它的,既不是权臣,也不是农民起义或其他内部力量,而是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蒙(元)政权。因此,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还是有学习、研究意义的。

  (二)宋金和战

  南宋初,君臣都不愿放弃中原,当秦桧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时,宋高宗说“我北人,应归何处”?并罢免了秦桧,起用李纲为左相。但很快宋高宗却明白了当时的形势,明白了秦桧说的是对的,接受了不愿接受的现实。于是李纲只当了75天宰相就被罢免,还不惜违背祖宗旧法,杀害了上书请求留用李纲、还都开封的太学生陈东、欧阳澈等,表明宋高宗已经完全与秦桧合流。此后宋金进行了三次和战,签订了三个和议,目的是划定界限,保住东南一隅,自我麻痹,自我陶醉。如流浪士人林升写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绍兴和议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正式签署“绍兴和议”,内容:

  ①宋向金称臣;②两国疆界西起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东到淮水中流为界,宋朝割让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二州全部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半给金;③宋向金每年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④金归还宋徽宗的灵柩和宋高宗生母韦太后。据说宋还请放回宋钦宗,金熙宗派人问宋高宗,“不知归后何处安置”,宋高宗遂不再提此事。

  其后,宋金关系以和平共处为主流,双方虽然也有战争摩擦,但始终没能改变这一基本格局,正是在这一稳定的对峙格局下,北方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南宋则最终完成了社会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清代钱大昕以为,宋金和议“以时势论之,未为失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2.完颜亮的南侵与“隆兴和议”

  1162年,宋高宗传位给孝宗,第二年改元隆兴。孝宗主张抗击金军,他召见抗战派将领枢密使张浚,让他准备北伐。张浚后来与金军在宿州(安徽宿县)交战失败,宿州旧郡名符离,史称这场溃败为“符离之溃”。金世宗派人议和,南宋也正有此意,于是在隆兴三年(1163)双方签署“隆兴和议”,内容有三:

  ①宋不再称臣于金,改称叔父:宋金约为叔侄之国;②疆界与绍兴和议时同,宋割商、秦二州给金;③改南宋给金朝的岁贡为“岁币”,银绢各二十万两匹。

  与绍兴和议相比,南宋在隆兴和议中的地位有所改善。南宋皇帝不再向金称臣,岁贡改为岁币,数量减少了五万两匹,这是金朝最大的让步;而南宋在采石之战以后收复的海、泗等六州悉数还金,则是宋朝最大的让步。双方的让步都是基于一种新的政治地缘的实力平衡,金朝的让步出于内部的不够稳定,宋朝的让步是出于兵力不够,兵戎相见时太不争气。离开这点,空谈和议是否平等或屈辱是意义不大的。

  隆兴和议以后,宋金关系再度恢复正常,双方休战四十余年,对宋金双方来说,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

  3.韩侂胄“开禧北伐”与“嘉定和议”

  宋孝宗当了27年皇帝后,传位给儿子赵惇即宋光宗。但光宗患有精神病,宋孝宗死后,宗室赵汝愚和外戚韩侂胄共同策划,迫使宋光宗宋光宗传位给其子赵扩即宋宁宗。宋宁宗在位29年(1195-1224),用了四个年号:庆元、嘉泰、开禧、嘉定。韩侂胄是名臣韩琦的曾孙,其母是高宗皇后吴氏的亲姊妹,其妻是吴氏的侄女,宁宗时他因拥戴之功担任宰相,专权擅政,建节、封王、拜太师,地位一路飚升,但这些都是荣衔。13世纪初,金朝北面蒙古人兴起并开始向南进逼,韩侂胄见状想主动出兵,收复北方失地,建立“盖世奇功”。他起用主战的辛弃疾等人,追封岳飞为鄂王,追论秦桧误国的罪名。开禧二年(1206),在军事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渡江北伐,史称“开禧北伐”。开始有所获,但很快惨败。金人南下进逼,主和派史弥远杀韩,将其头颅送给金人求和。双方于嘉定元年(1208)签署“嘉定和议”,内容有三条:

  ①南宋与金由叔侄关系改为伯侄关系,宋帝称金帝为伯父;

  ②疆界与绍兴和议时同,金军放弃新占的大散关以南地区;

  ③南宋每年给金岁币增至银绢各三十万两、匹;另给金“犒军银”300万两。

  “嘉定和议”后,宋、金两国都日益衰落,无力再发动战争,和议后的状况维持了下去,坐等蒙古铁骑的来临了。

  讨论:

  1,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2,从南宋与金签订的三个和议中,能够看出双方地位有何变化吗?为什么?

  对于考研历史学的复习,考生需要寻找规律,加强知识架构建设。因为历史的知识很复杂也很混乱,需要考生捋清思路才不至记忆混乱。最后希望考生能够加强吸收理解,把握历史的脉络,掌握历史事实,贯通古今,争取为2014历史学考研打好专业课的基础,需要下载资料请关注资料下载中心,更多资讯同步尽在【考研频道】

  热文精选:

4月考研专业高校人气排行榜 “二战”考研:你准备好了吗?

2015考研文科十大热门专业推荐 2015年考研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

  课程推荐:

2015考研政英历史学全科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历史学签约全程班

2015考研政治历史学签约联报班

【2015考研关注】

考研时间考研报名报考指南院校信息
注意事项
考研动态复习经验考研真题考研资料考研课程


2015历史学考研:古代史知识脉络梳理(45)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