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

2022考研心理学复习:实验心理学之视觉和听觉(2)

2022考研心理学复习:实验心理学之视觉和听觉(2)

   2022心理学考研复习:实验心理学之视觉和听觉(2)

  为了让2022考研考生们更好的来进行复习备考心理学,考研心理学小编整理“2022心理学考研复习:实验心理学之视觉和听觉(2)”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二、视觉研究的基本实验

  (一)视觉适应的研究

  1、暗适应(darkadaptation):指在低亮度环境下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锥体细胞的暗适应:约5分钟基本完成

  杆体细胞的暗适应:7分钟后出现,约20分钟基本完成。

  2、明适应(亮适应,lightadaptation)

  人眼从暗处到亮处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布兰查德(Blanchard,1931)用阈限法揭示:杆体细胞在极端黑暗转入极亮的条件下,其感受性下降100万倍。

  赖特(1934)发现中央凹的明适应过程很快,它暴露在光线中一分钟后几乎完成。

  (二)视敏度(visualacuity)的研究

  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1

  V(视敏度)=–––––

  &alpha(视角)

  A

  &alpha=–––––×57.3

  D        其中,A为物体大小,D为距离

  医学界用视力表测定视敏度

  1分视角的网膜映像越为0.004毫米,接近单个视锥细胞的直径(直径7.5毫米,开口1.5毫米,距离5米)

  医学认为1.0是视敏度为正常,有的国家规定,0.05的视敏度为“法定盲人”

  影响视敏度的若干因素:物体的大小、距离、亮度

  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

  视网膜不同部位,中央凹视敏度最大

  视适应、练习

  闪光盲会降低视敏度(在明适应条件下,突然的强光刺激会暂时降低视敏度)

  (三)临界闪烁频率(闪光临界融合频率)

  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光刺激的间歇的频率。

  临界闪烁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

  不同人的CFF差异相当大,一般为30–55赫

  测定方法:转盘闪烁方法

  以上是考研心理学小编整理“2022心理学考研复习:实验心理学之视觉和听觉(2)”内容,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2022考研心理学复习:实验心理学之视觉和听觉(2)
赞 ()
分享到:更多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